中国传统哲学和谐的思想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有什么启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9:06:00
中国传统哲学和谐的思想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有什么启示

中国传统哲学和谐的思想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有什么启示
中国传统哲学和谐的思想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有什么启示

中国传统哲学和谐的思想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有什么启示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灵魂.不论是儒家还是道家,还是其他思想家,都把追求和谐作为自己的哲学目标.
和谐概念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较早的记载见于《国语·郑语》,西周太史史伯为郑桓公分析天下大势时指出,西周将要灭亡,原因是周王亲小人、远贤臣,不顾人民的意愿,且“去和而取同”.史伯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是最早出现的和谐思想或观点.在这里,史伯把“和”与“同”作为对立的范畴列出,什么是“和”,什么是“同”,它们之间本质的不同在哪里呢?史伯下面举例来分析:“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总之,事物是多种因素的集合,它们相互配合,协调组成新的事物,达到理想的效果.和谐内在的包含多样性、差异性、矛盾甚至冲突,但是,事物最终会达成更高层次的统一与协调,即和谐.所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和”,就是“以他平他”,即不同的事物构成一个整体,形成多样性的统一.同时,史伯也论证了和谐的作用,在他看来,“和实生物”,和谐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只有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的音乐,只有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缤纷,只有一种味道称不上美味,只有一种东西就没法进行优劣的比较.相同的事物不能产生新的事物,也就是说,“同则不继”.
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谐概念不断获得了丰富的内涵.“和谐”与一切美好的东西紧密相连,如和平、和睦、和气、和善、和美、和乐、祥和、柔和、温和、亲和等等,由此“和谐”被视为中国文化的审美理想和至高境界.《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的“中”是自然人的状态,而“和”是社会人之符合礼仪法度从容自然的理想状态,就是人们追求的和谐状态.
和谐思想要求人们坚持和谐的原则.就是说,要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差异性,甚至是矛盾性.人们不能用整齐划一的,绝对化的思想看待事物.要正确的认识事物,正确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必须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充分尊重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善于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孔子认为能不能坚持和谐的原则是区分和衡量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反对人云亦云,亦步亦趋,随声附和的思想作风.
《周易》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哲学经典,它构建了一个贯穿阴阳相互作用的和谐宇宙模式.它告诉人们,世界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和谐的整体.“易”是变易,也内在的包含着和谐的含义.它认为,立天之道曰阴与阳.就是说,日月的变化、寒暑的交替等等自然现象,都由阴阳两方面构成,都必须遵循阴阳变易的法则.阴阳二性具有本源性和功能性,乾坤(阴阳),既构成自然万物的生成之本(“元”),又构成自然万物的生成之因(“生”“成”).《易传》一方面指明了乾坤(阴阳)“始”“生”万物的本源性特征,另一方面还指明了其“始”“生”万物的功能性意涵.六十四卦揭示了阴阳运作的过程,展示了天道运行、化生万物的一个秘密,即“阴阳合德”,“刚柔相推”.“天地交而万物通”;“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天地相遇,品物咸章.”阴阳交合在天地万物生化流行中的作用.阴阳“合德”(交合),万物流行,《系辞》又称之为“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则是“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系辞传》云:“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又说:“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就是说,事物的变化是刚柔相推的结果.所以《系辞传》又说:“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总之,《周易》认为,阴阳与刚柔的和谐作用孕育了生生不息的宇宙生命.
天道是没有意识的,但是,天道有规律.自然按照规律和谐的运行.恒卦《彖传》说:“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恒久、恒常就是法则,就是常规,也就是规律.所以豫卦《彖传》说:“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就是说,天地按照规律而动,即和谐的运动.日月周转不会偏离轨道,四季更替不会出现差错.天地万物,有盈满就有亏损,都是因应着时光的流转,或消衰,或生息.自然界的变化,有规律可循,有序运动,不相紊乱.《易传》还常常把这种“不相紊乱”的自然变化称为“阴阳不测”之“神”.如《说卦传》云:“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这里的“神”就是规律,就是和谐.
史伯以后,和谐概念被政治家用来处理政治关系,他们主张建立和谐的政治关系对于统治者维护统治至关重要.比史伯晚200多年的齐相晏子继承了史伯的和谐思想并加以发展.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晏子在回答齐侯“和与同异乎”的时候,晏子以做羹和音乐为喻揭示了“和”与“同”的区别.晏子认为厨师做羹要用各种不同的味来调制,才能得到美味;乐师要融合不同的音乐元素,协调不同特色的声音,才能创造出美妙的音乐.他联系到君臣关系说:“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
可见,晏子的和谐思想针对性更强,提升到了实践层面,成为一种政治理念.他要求君主治国理政要更合理更科学.君主治理国家要坚持和谐的原则:制定决策,发布命令,要善于多方倾听不同的意见,正反两方面的意见都要听,兼听则明.使君臣之间在更高水平上达到和谐的状态.
老子创立了道的理论,他认为“道可道,非常道”,“道法自然”,道是无为的.他告诉人们要“唯道是从”,爱道,循道,无为而无不为.他的“自然和谐论”的政治思想体系就是上述思想的体现.根据这种思想,统治者的作为应该顺应自然,是自然而然的事.统治者要很好地进行统治,还得处理好人与物的关系.维护万物的“自然”状态,保持自然的秩序不变.一句话,应该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则,这是老子提出的根本原则,也是最高原则.老子所说的自然并不等同于我们现所说的大自然或自然界,而是一种自然状态.老子所关心的不是自然界,而是人类和人类社会,是与人类社会生存有关的状态,是一种类似于自然无为、自然而然的和谐状态.自然状态包含事物自身内在的发展趋势,是原有自发状态延续的习惯和趋势.老子眼中的“自然”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是事物自发状态的保持与延续的习惯与趋势,或者说是事物内在的规律性.老子所描绘的这种“自然”状态下的人类社会,统治者与老百姓之间自是互不干扰,相安自得,怡然自乐,从而使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自然和谐的田园式理想状态.
老子从万物的本原“道”出发,推演出其治世良方,在原则上要求“道法自然”,按事物自身应有的规律办事,不要人为地干涉事物的发展;在实践层面上就是要求统治者不要为所欲为,利用手中的特权横加干涉老百姓的生活.统治者应该是“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在政治统治的操作上做到“无为而治”,从而达到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相安无事,和谐共存.老子反对统治者干预民众的生活,而倡导让民众按其自然本性而活.
老子认为,只要顺应自然,坚持无为的原则,就会取得成功.统治者如果能够惟道是从,万物便自然道化.不能干扰老百姓的生活,让老百姓无所适从,那样,最终只能失去天下.因此,高明的统治者应以无为来对待世事,以不言来实施教化.“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就是这个道理.总的来说,统治者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就要做到“治大国若烹小鲜”,要以清静无为为原则,以安定不扰民为上,只有这样,才能各守其静,天下也就相安无事,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这就是老子的“内政”方略.
在“外交”上,老子更能显示出一个“政治家”的深谋与远见.针对“国际”上常出现的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情况,老子提出了处理国与国之间所应遵循“谦下” 的基本原则.大国对小国谦下,小国就如百川汇之于江海,自然就能聚拢于大国之中;小国谦下就能被大国所容纳.这样,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皆得其欲”,从而能做到和平相处.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的理念.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原则,“仁者,爱人”.和谐是仁的理念追求的目标和境界,和谐思想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孔子的“礼”,“孝”,“恕”,“诚”等等,都是和谐之道的工具.孔子的弟子有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可见“礼”与“和”的关系,礼是从属于和谐的.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里的“人和”指人民的团结,人民齐心合力团结一致是取得胜利的决定性条件.庄子则提出:“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将“和”视为取得快乐的根本,有“和”才有乐,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无间,那么就会其乐融融,怡然自得.荀子则认为人之所以“最为天下贵”,是因为人能“和”,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人与人之间和睦协调就能团结一致,团结一致,力量就强大,力量强大,就能战胜外物.
先秦思想家把“和”作为最高的政治伦理原则,作为政治理念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尚书》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强调首先把自己的宗族治理好,使之团结和睦,上下一心;然后治理自己的诸侯国并协调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来,天下臣民都友好如一家.这是一种十分理想的社会形态,家庭和睦,国家安宁,人人各得其所,各尽其能,彼此没有冲突.正像《礼记·礼运》中描述的那样:“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这真是一个和谐的人类社会,一个美好的人间乐园!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指人与自然之间处于平衡与协调的状态.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把天地万物视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只有处于和谐关系中,才能各得其所,得到发展并生生不息.正如《中庸》所说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老子认为生态是整个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来源于自然,人也来源于自然,人和生物必须在自然给予的条件下求得生存.生态系统是道循环运动的产物,“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道缔造了生物,德养育了生物,周围环境使它成为一定的形态,各种力量制约它的成长.生态遵循道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生态变化的动力来自它的内部,“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的相互作用是生态变化的内在动力.
道使生态系统自然趋向平衡.“天之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种平衡是自然本身的动态平衡,不是神或上帝的力量促成的.现代生态学表明,各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水和大气的循环,各种食物链的能量转换,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现代系统科学揭示了耗散结构的系统循环的内在机制.老子指出,宇宙中有四大,人是其中之一.人与万物都是道缔造的,都遵循着道的规律.自然的协同,稳定与和谐给给予人的启示是:人与自然应该保持和谐一致,同时也要维护自然的稳定与和谐,特别是维护生态平衡.美国著名学者卡普拉对道家的这一思想给予高度评价,他说:“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它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一切现象以及两者潜在的一致”.老子强调,天道自然无为,人道应顺从天道,惟道是从,自觉的维护生态平衡.道家反对禁欲也反对纵欲,贪欲不仅危害自己的健康,还会败坏社会风气.老子严肃的指出,要“去甚,去奢,去泰”凡事不要走极端,不要奢侈,不要过分,以维护自然的平衡与和谐.老子用了一些隐喻论述他的观点,他说,天下万物,有的在前面行走,有的在后面跟随,有的送暖气,有的吹冷风,有的强壮,有的赢弱,有的得胜,有的失败.当时,大小诸侯就是这样,你争我夺,争战不已.老子最后得出结论,从政者要戒除走极端,戒除奢侈,戒除过分.这是老子的“中庸”思想,也是他的和谐思想.核心是不要走极端(去甚).
《易传》在天道观方面继承、发展了道家自然主义传统,在天人关系方面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而健全的天人理论体系.《易传》作者认为,天、地、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与人,作为各自独立的形态是有区别的,但是作为一个宇宙生命的整体,则是同本同根,遵循着共同的变易法则的.它们构成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天道”与“人道”之间存在着内在同一性,分开来说,有天道、人道之别,总而统之,又可以谓之“一阴一阳谓之道”,二者是统一的.天人之间具有相参、相成,和谐统一的关系.即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合规律的运动.在这样的“和谐”中,天与人,自然与人,可以超越分别,达到合一,达到和谐和统一.如《文言传》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可见,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协调与合作,和谐与统一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