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丰碑>>主要内容简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2:40:59
《历史的丰碑>>主要内容简洁

《历史的丰碑>>主要内容简洁
《历史的丰碑>>主要内容
简洁

《历史的丰碑>>主要内容简洁
历史的丰碑
  我作为一个文学工作者、一名革命队伍里的老战士,怀着十分崇敬、隆厚的心情来出席这个会议的.
  在进入正题以前,我想讲一个关于邓小平同志的传说.当年在延安革命队伍里流传很广,连我们普通的年青学员都知道.抗战时期,八路军129师战斗在抗日最前线.师长是刘伯承,政委是邓小平.一次,刘伯承同志要率领部队去完成一项战斗任务,行前,师长征询政委还有什么指示?邓小平同志说:“按照唯物辩证法办就是.”当时我们很年轻幼稚,并不理解传说的含义.后来随着对小平同志更多的了解,特别是亲自目睹了他在文革中大起大落的表现,亲自感受到他的理论和战略决策带来的社会变化,使我重新回忆起这个传说,略知邓小平同志那时已经铸就了彻底唯物主义的品格,因而这个传说作为佳话流传在革命队伍中间.这段插话与我下面要说的内容不是没有关联.
  时间与实践对于任何人都是最客观最公允的评判,伟人也不例外.或者说更是如此.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改革开发社会发展的实践,越来越证明邓小平同志的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和邓小平理论的深刻指导意义.这同样体现在文艺方面.
  邓小平同志1979年在第四次全国文艺工作大会上的祝辞,今天来看,更加显示出我国当代文艺史上的划时代意义.第四次全国文代会是在“祝辞”的思想指引下召开的,总结过去,开创未来,在我国当代文艺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通过这次会议在文艺上有重大调整.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两点:
  一、关于文艺的总口号.长期以来,我们文艺的总口号是“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从第四次文代会后调整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当然,两者并不矛盾,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如果认为这仅仅是词句文字上的微调,那就低估了其调整的重大意义,忽略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深刻历史教训的汲取.譬如关于为政治服务的调整,就是汲取了这方面的历史教训.长期以来,我们文艺创作上普遍存在着概念化、公式化的弊病,用丁玲同志的话说已成“顽疾”.为什么?追究其根源,小平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在于“为政治服务”.
  记得法国著名作家纪德曾应邀到苏联访问,他从当时苏联文学创作中看到的“严重危机”是“普遍的正统概念”,也就是概念化.他说这“使艺术陷入保守主义”.他根据文学史得出结论是:“作品中符合某种学说的东西,从来不会使艺术作品具有深刻的价值,也不会使它长久存在,哪怕那种学说最健全,最颠扑不破.使作品经久不衰的,恰恰是它提出的新问题.”可见这一针见血的针砭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
  二,关于创作方法.长期以来我们遵循的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长期以来创作上的公式化与奉行一种创作方法不能说没有关系.后来用“革命的浪漫主义与革命的现实主义相结合”简称“两结合”的创作方法取代.这主要出于当时中苏关系龃龉的政治背景和“大跃进”年代的现实背景.“两结合”所强调的是革命浪漫主义.当时颇为流行的一种说法是“没有浪漫主义的现实主义是自然主义”.“两结合”创作方法取而代之后,凡重要的文艺会议和重要的文艺报告、文件,无不强调提倡.而在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上的报告中却未再提及,另外也没有提新的创作方法,也未就此说明.这绝非是无意的疏漏.
  最近有人在旧货市场地摊上,发现和收购了一份周扬同志的手记.周扬是四次文代会报告的起草人和报告人,根据分析判断,这是他在起草报告过程中所作的思考笔记.其中就有关于“两结合”的一段:“创作最不能有框框,有公式,‘两结合’也不应成为公式.”这也是一个证明.
  小平同志在大会上就创作问题从根本上作了果断的结论:“至于写什么,怎样写,应该由作家自己去决定,不要横加干涉.”这在文艺工作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如果沿用过去“解放文艺生产力”的说法,那么,这是对文艺生产力的最大最彻底的解放,彻底解除了对创作者头脑手笔的束缚.后来文艺创作的五彩缤纷,对此作了充分的证明.
  这两者的调整具有方向性和原则性的意义,为我国的文学艺术开创了无限广阔的前程.邓小平同志的《祝辞》是划时期的历史文献,第四次全国文代会是中国当代文艺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都是历史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