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的调查报告怎么写?快,急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14:23:18
抗日战争的调查报告怎么写?快,急用!

抗日战争的调查报告怎么写?快,急用!
抗日战争的调查报告怎么写?
快,急用!

抗日战争的调查报告怎么写?快,急用!
全民族抗战的爆发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深夜,在北平的南大门卢沟桥附近,日本侵略军突然向驻守在这里 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中国军队被迫奋起还击.卢沟桥反抗日本侵略军的枪声,标志着中国 人民期待已久的全民族抗战终于开始.
第二天,消息传到延安.
那时候,整个局势会怎样发展,还不十分明朗.这以前,日本在华北已曾多次制造过地 方性的武装挑衅事件.卢沟桥所发生的,究竟是一次地方事件,还是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发动 全面军事进攻的开始?许多人一时还不能看得那么清楚.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却立刻作出判 断:中华民族已处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只有全民族团结抗战,才是中国生存和发展的唯 一出路,必须立刻旗帜鲜明地喊出这个口号.
七月八日,也就是卢沟桥事变刚刚发生的第二天,中共中央率先向全国发出通电,大声 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 侵掠!”①这是根据历史发展进程提出的基本政治口号.这个口号,成了全国人民一致行动 的具体目标.中国共产党如果不能及时地提出这种具体目标,是谈不上政治领导的.
国民党政府在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鉴于自身的统治已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也在进行抵抗侵略的准备.但他们没有完全放弃对日媾和的幻想,仍希望把卢沟桥事变限制 在“地方事件”的范围内.他们对共产党的疑忌太深了,在国共合作的谈判中不断横生枝 节,使谈判迟迟不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当时在延安担任军委参谋长的萧劲光回忆道:“国 家的危亡迫在眉睫,而我党与国民党关于建立统一战线,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的具体问题 的谈判却迟迟没有结果.我们在延安的同志都如坐针毡,焦虑万分.”②面对这种复杂的局 势,毛泽东始终保持着沉着冷静的态度,进行总揽全局的考虑和部署.七月十四日,他在内 部发出指示,提出当前工作的总方针.这个总方针包括两个方面:“此时各方任务,在一面 促成蒋氏建立全国抗战之最后决心(此点恐尚有问题);一面自己真正地准备一切抗日救亡 步骤;并同南京一道去做.”“盖此时是全国存亡关头,又是蒋及国民党彻底转变政策之关 头,故我们及各方做法,必须适合于 上述之总方针.”①
毛泽东深知,要促成蒋介石下定全国抗战的最后决心,单靠共产党的力量是不够的,必 须推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在全国造成一种声势.毛泽东指定南汉宸,以毛泽东及红 军代表的名义同华北当局及各界领袖协商团结抗日的具体办法.他自己在七月十四日至二十 日间四次写信或致电给阎锡山,要求“密切合作,共挽危局”.他又指定张云逸奔走两广当 局之间,“求得他们赞助坚决抗战与国共合作的方针,求得他们开展爱国运动,积极救 亡”.②他还和张闻天一起致电叶剑英:“请答复救国会及各方:他们要求各事,我们都同 意,并且正在做.请他们努力在外面与政府党部及各界领袖协商,迅速组成对付大事变的统 一战线.惟有全国团结,才能战胜日本.”③
在推动蒋介石下定抗日决心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自身积极地进行抗日参战的一切 准备,并表明愿同南京一道去做.七月十三日,在延安召开共产党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的紧急 会议,毛泽东到会动员,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与抗日的革命者,应该沉着地完成一切必须 准备,随时出动到抗日前线”.十四日,毛泽东等致电叶剑英,要他转告蒋介石:“红军主 力准备随时出动抗日,已令各军十天内准备完毕,待 令出动.”①十八日,延安召开市民大会,毛泽东到会讲演.据当时报纸记载:“演词 激昂,听众均磨拳擦掌,热血沸腾,愿赴抗日战场,与日寇决一死战.”②空前的民族危机 和共产党的积极主张,一扫国内的沉闷政治空气.要求武装抵抗日本侵略的热情空前高涨, 到处沸腾起来了.“各地的大资产阶级,国民党的各地党部,国民革命军的将领及各地方的 军政长官,也表示了他们的积极,提出了抗战的要求.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到处要求行动 的统一,并且到处组织了这类统一救亡的组织,这使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前进了一大步.”③ 七月十七日,卢沟桥事变后的第十天,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宣布:“如果战端一开,就 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④这对蒋介石来说,是一 个大的进步.
蒋介石谈话发表后,毛泽东很快就表示欢迎,他说:“这个谈话,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 针,为国民党多年以来在对外问题上的第一次正确的宣言,因此,受到了我们和全国同胞的 欢迎.”⑤同时,他也清醒地看到蒋介石在对内政策上没有
提出任何改进措施,特别是没有宣布全国人民的总动员,没有改革旧的政治机构,没有 提出改良人民生活的纲领,对中国共产党仍不允许公开活动.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
局势越复杂,对毛泽东说来,仿佛倒越能显示出他善于在千头万绪中迅速抓住要领的本 事.蒋介石庐山讲话后不到一个星期,毛泽东在七月二十三日发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 办法和前途》一文,旗帜鲜明地提出对付日本的进攻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方针、两套不同的办 法和两个不同的前途.一种是坚决抗战的方针,一种是妥协退让的方针.在坚决抗战的方针 下又必须有一整套的办法,才能达到目的.这就是:(一)全国军队的总动员;(二)全国 人民的总动员,给人民以爱国的自由;(三)改革政治机构,使政府和人民相结合;(四) 抗日的外交;(五)宣布改良人民生活的纲领,并立即开始实行;(六)国防教育;(七) 抗日的财政经济政策;(八)全中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 的长城.另一套是同它相反的办法.毛泽东指出:实行前一种方针和办法“就一定得一个驱 逐日本帝国主义、实现中国自由解放的前途”.实行后一种方针和办法“就一定得一个日本 帝国主义占领中国、中国人民都做牛马奴隶的前途”.他表示:共产党人“愿同国民党人和 全国同胞一道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反对一切游移、动摇、妥协、退让,实行坚决的抗 战”.
文章又指出,为了这样做,“中心关键在国共两党的亲密合作”,“团结要是真正的团 结,尔诈我虞是不行的”.他强调:“国人应从大道理上好生想一想,才好把自己的想法和 做法安顿在恰当的位置.在今天,谁要是在团结两个字上不生长些诚意,他即使不被人唾 骂,也当清夜扪心,有点儿羞愧.”①这几句话正是对国民党的批评.但是这种批评,正如 英国记者贝特兰所说:“是很坦白的,而且非常诚恳的.显然他注重的并不是指摘‘缺 点’,而是坚持他认为更好的政策,他的正面主张是很充足的.”②在推动国民党进行全国 性抗战的同时,红军参战的实际准备工作也在加紧进行.七月十四日,毛泽东、朱德已向彭 德怀、任弼时等红军将领下达“十天准备完毕,待命抗日”的命令.同时要红军各路将领到 云阳集中,讨论红军改编问题,并对红军参战、部队编制等做了周密的部署.聂荣臻回忆 道:“到七月中旬,尽管同国民党政府的谈判还没有结果,我们已经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开 始酝酿部队的改编工作,着手进行开赴前线的准备了.”③随着华北局势日趋严重,蒋介石 仍不肯下达红军改编的命令,但几番催促红军迅速出动.七月二十八日,毛泽东、张闻天致 电周恩来等,决定:“红军八月十五日改编好,二 十日出动抗日.”但红军“三个师以上必须设总指挥部,朱正彭副,并设政治部,任弼 时为主任,邓小平为副主任(不要康泽),以便指挥作战”①.
由于红军即将开赴前线,一个新的问题提到中国共产党的面前:红军在抗日前线应该怎 样作战?这时周恩来、博古已赴云阳出席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召开的红军高级干部会议.毛泽 东和张闻天致电他们,对会议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其中最重要的是把发展游击战争提到突 出的地位.这是一个有着远大战略眼光的创见.电报说:“(甲)在整个战略方针下执行独 立自主的分散作战的游击战争,而不是阵地战,也不是集中作战,因此不能在战役战术上受 束缚,只有如此才能发挥红军特长,给日寇以相当打击.(乙)依上述原则,在开始阶段, 红军以出三分之一的兵力为适宜,兵力过大,不能发挥游击战,而易受敌人的集中打击,其 余兵力依战争发展,逐渐使用之.”②

rerwr

这是结束语[额也要写滴]: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9月9日,在南京陆军总部举行的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日本驻中国侵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代表日本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并交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至此,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全部展开

这是结束语[额也要写滴]: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9月9日,在南京陆军总部举行的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日本驻中国侵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代表日本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并交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至此,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