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写字的文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16:46:12
有关写字的文章

有关写字的文章
有关写字的文章

有关写字的文章
一幅书法作品,放在我们的面前,怎么评价、怎么读懂、怎么欣赏,是我们每个初学书法的人、甚至是广大读者都感到困惑而且很想知道的问题.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他所强调的时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作为一个读者,我认为在读作品之前,心里首先要明确书法欣赏的审美标准,这是正确进行书法欣赏的基础.其次是要掌握书法欣赏的方法,这是进行书法欣赏的关键所在. 一、书法的审美标准 一般地说,“形”包括点画线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书法空间结构;“神”主要指书法的神采意味. (一)书法的点画线条 书法的点画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它本身抽象,所构成的书法形象也无所确指,却要把全部美的特质包容其中.这样,对书法的点画线条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要求具有力量感、节奏感和立体感. 1、力量感 点画线条的力量感是线条美的要素之一.它是一种比喻,指点画线条在人心中唤起的力的感觉.早在汉代,蔡邕《九势》就对点画线条作出了专门的研究,指出“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点画势尽,力收之”.要求点画要深藏圭角,有往必收,有始有终,便于展示力度.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强调藏头护尾,不露圭角,并不是说可以忽略中间行笔.中间行笔必须取涩势中锋,以使点画线条浑圆淳和,温而不柔,力含其中.但是,点画线条的起止并非都是深藏圭角不露锋芒的(大篆、小篆均须藏锋).书法中往往根据需要藏露结合,尤其在行草书中,千变万化.欣赏时,既要注意起止的承接和呼应,又要注意中段是否浮滑轻薄. 2、节奏感 节奏本指音乐中音符有规律的高低、强弱、长短的变化.书法由于在创作过程中运笔用力大小以及速度快慢不同,产生了轻重、粗细、长短、大小等不同形态的有规律的交替变化,使书法的点画线条产生了节奏.汉字的笔画长短、大小不等,更加强了书法中点画线条的节奏感.一般而言,静态的书体(如篆书、隶书、楷书)节奏感较弱,动态的书体(行书、草书)节奏感较强,变化也较为丰富. 3、立体感 立体感是中锋用笔的结果.中锋写出的笔画,“映日视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于折处,亦当中无有偏侧.”这样,点画线条才能饱满圆实,浑厚圆润.因而,中锋用笔历来很受重视.但是,我们不能发现,在书法创作中侧锋用笔也随处可见.除小篆以外,其他书体都离不开侧锋.尤其是在行草书中,侧锋作为中锋的补充和陪衬,更是随处可见. (二)书法的空间结构 书法的点画线条在遵循汉字的形体和笔顺原则的前提下交叉组合,分割空间,形成书法的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包括单字的结体、整行的行气和整体的布局三部分. 1、单字的结体 单字的结体要求整齐平正,长短合度,疏密均衡.这样,才能在乎正的基础上注意正欹朽生,错综变化,形象自然,于平正中见险绝,险绝中求趣味. 2、整行的行气 书法作品中字与字上下(或前后)相连,形成“连缀”,要求上下承接,呼应连贯.楷书、隶书、篆书等静态书体虽然字字独立,但笔断而意连.行书、草书等动态书体可字字连贯,游丝牵引.此外,整行的行气还应注意大小变化、欹正呼应、虚实对比,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节奏感.这样,才能使行气自然连贯,血脉畅通. 3、整体的布局 书法作品中集点成字、连字成行、集行成章,构成了点画线条对空间的切割,并由此构咸了书法作品的整体布局.要求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疏密得宜,计白当黑;平整均衡,欹正相生;参差错落,变化多姿.其中楷书、隶书、篆书等静态书体以平正均衡为主;行书、草书等动态书体变化错综,起伏跌宕. (三)书法的神采意味 神采本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采.书法中的神采是指点画线条及其结构组合中透出的精神、格调、气质、情趣和意味的统称.“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说明神采高于“形质”(点画线条及其结构布局的形态和外观),形质是神采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书法艺术神采的实质是点画线条及其空间组合的总体和谐.追求神采,抒写性灵始终是书法家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 书法中神采的获得,一方面依赖于创作技巧的精熟,这是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只有创作心态恬淡自如,创作中心手双畅,物我两忘,才能写出真情至性,融进自己的知识修养和审美趣味. 二、书法欣赏的方法 书法欣赏同其他艺术欣赏一致,需要遵循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由于书法艺术的特殊性,又使书法欣赏在方法上表现出独特性.一般地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 书法欣赏时,应首先统观全局,对其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进而注意用笔、结字、章法、墨韵等局部是否法意兼备,生动活泼.局部欣赏完毕后,再退立远处统观全局,校正首次观赏获得的“大概印象”,重新从理性的高度予以把握.注意艺术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是否协调一致,作品何处精采、何处尚有不足,从宏观和微观充分地进行赏析. 2、把静止的形象还原为运动的过程,展开联想. 书法作品作为创作结果是相对静止不动的.欣赏时应随作者的创作过程,采用“移动视线”的方法,依作品的前后(语言、时间)顺序,想象作者创作过程中用笔的节奏、力度以及作者感情的不同变化,将静止的形象还原为运动的过程.也就是摹拟作者的创作过程,正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情感变化等. 3、从书法形象到具体形象,展开联想,正确领会作品意境. 在书法欣赏过程中,应充分展开联想,将书法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事物进行比较,使书法形象具体化.再由与书法形象相类似事物的审美特征,进一步联想到作品的审美价值,从而领会作品意境.如欣赏颜真卿楷书,可将其书法形象与“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眩目,力士挥拳”等具体形象类比联想,从而可以得出:体格强健——有阳刚之气——富于英雄本色——端严不可侵犯的特征,由此联想到颜真卿楷书端庄雄伟的艺术风格. 4、了解作品创作背景,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 任何一件书法作品都是某种文化、历史的积淀,都是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因而,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包括创作环境),弄清作品中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气息和作者的人格修养、审美情趣、创作心境、创作目的等等,对于正确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大有裨益.清王澍《虚舟题跋·唐颜真卿告豪州伯父稿》云:“《祭季明稿》心肝抽裂,不自堪忍,故其书顿挫郁屈,不可控勒.此《告伯文》心气和平,故客夷婉畅,无复《祭侄》奇崛之气.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情事不同,书法亦随而异,应感之理也.”可见,不论是作者的人格修养、创作心境,抑或是创作环境,都对作品情调有相当的影.向.加之书法作品受特定时代的书风和审美风尚的影响,更使书法作品折射出多元的文化气息.这无疑增加了书法欣赏的难度,同时更使书法欣赏妙趣横生. 总之,书法欣赏过程中受个性心理的影响,使欣赏的方法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以上所述仅是书法欣赏的一种方法,欣赏过程中可以将几种方法交替使用.另外,欣赏过程中还必须综合运用各种书法技能、技巧和书法理论知识,极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审美评价能力,尽力按作者的创作意图体味作品的意境.努力做到赏中有评、评中有赏,并将作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对作品作出正确的欣赏和公正、客观的评价.当然,掌握了正确的欣赏方法以后,多进行欣赏,是提高欣赏能力的重要途径,扬雄谓,“能观千剑,而后能剑;能读千赋,而后能赋”,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评审书法的好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评论者的主观因素往往起决定作用.首先爱好不同,酸甜苦辣各有所好.有的人喜欢纤细秀美,有的人喜欢厚重粗狂;有的人偏爱端正静气的楷书,有的人偏爱生动流畅的行草.其次,文艺修养有深浅,审美趣味有高低.有的人追求写实,有的人追求写意;有的人推崇传统,有的人推崇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