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编成语小故事300字左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3:03:13
自编成语小故事300字左右

自编成语小故事300字左右
自编成语小故事300字左右

自编成语小故事300字左右
【井底之蛙】
  一只青蛙坐在井里,一只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飞来呀?”
  小鸟回答说:“我从远处飞来.我在天空中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相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这个“坐井观天”的成语故事家喻户晓,通常用来比喻某人的见识有限,眼光短浅.
  【守株待兔】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 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可是却没有兔子再撞到树上.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狐假虎威】
  有一天,一只老虎正在深山老林里转悠,突然发现了一只狐狸,便迅速抓住了它,心想今天的午餐又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顿了.
  狐狸生性狡猾,它知道今天被老虎逮住以后,前景一定不妙,于是就编出一个谎言,对老虎说:“我是天帝派到山林中来当百兽之王的,你要是吃了我,天帝是不会饶恕你的.”
  老虎对狐狸的话将信将疑,便问:“你当百兽之王,有何证据?”狐狸赶紧说:“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话,可以随我到山林中去走一走,我让你亲眼看看百兽对我望而生畏的样子.”
  老虎想这倒也是个办法,于是就让狐狸在前面带路,自己尾随其后,一道向山林的深处走去.
  森林中的野兔、山羊、花鹿、黑熊等各种兽类远远地看见老虎来了,一个个都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夺路逃命.
  转了一圈之后,狐狸洋洋得意地对老虎说道:“现在你该看到了吧?森林中的百兽,有谁敢不怕我?”
  老虎并不知道百兽害怕的正是它自己,反而因此相信了狐狸的谎言.狐狸不仅躲过了被吃的厄运,而且还在百兽面前大抖了一回威风.对于那些像狐狸一样仗势欺人的人,我们应当学会识破他们的伎俩.
  【画蛇添足】
  有个楚国贵族,在祭祀过祖宗后,把一壶祭酒赏给门客们喝.门客们拿着这壶酒,不知如何处理.他们觉得,这么多人喝一壶酒,肯定不够,还不如干脆给一个人喝,喝得痛痛快还好些.可是到底给谁好呢?于是,门客们商量了一个好主意,就是每个人各自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好了这壶酒就归谁喝.大家都同意这个办法.
  门客们一人拿一根小棍,开始在地上画蛇.有一个人画得很快,不一会儿,他就把蛇画好了,于是他把酒壶拿了过来.正待他要喝酒时,他一眼瞅见其他人还没把蛇画完,他便十分得意地又拿起小棍,边自言自语地说:“看我再来给蛇添上几只脚,他们也未必画完.”边说边给画好的蛇画脚.
  不料,这个人给蛇画脚还没完,手上的酒壶便被旁边一个人一把抢了过去,原来,那个人的蛇画完了.这个给蛇画脚的人不依,说:“我最先画完蛇,酒应归我喝!”那个人笑着说:“你到现在还在画,而我已完工,酒当然是我的!”画蛇脚的人争辩说:“我早就画完了,现在是趁时间还早,不过是给蛇添几只脚而已.”那人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要给它添几只脚那你就添吧,酒反正你是喝不成了!”
  那人毫不客气地喝起酒来,那个给蛇画脚的人却眼巴巴看着本属自己而现在已被别人拿走的酒,后悔不已.
  有些人自以为是,喜欢节外生枝,卖弄自己,结果往往弄巧成拙,不正像这个画蛇添足的人吗?
  【掩耳盗铃】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滥竽充数】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拿优厚的薪水和丰厚的赏赐,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闵(min)王继承了王位.齐闵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闵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亡羊补牢】
  从前有一个牧民,养了几十只羊,白天放牧,晚上赶进一个用柴草和木桩等物围起来的羊圈内.
  一天早晨,这个牧民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有狼从窟窿里钻了进来,把一只羊叼走了.
  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去修羊圈干什么呢?”没有接受邻居的好心劝告.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又少了一只羊.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羊圈,又叼走了一只羊.
  这位牧民很后悔没有认直接受邻居的劝告,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于是,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又从整体进行加固,把羊圈修得牢牢实实的.
  从此,这个牧民的羊就再也没有被野狼叼走过了.
  牧民的故事告诉我们:犯了错误,遭到挫折,这是常见的现象.只要能认真吸取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继续犯错误,遭受更大的损失.
  【自相矛盾】
  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到市场上去卖矛和盾.
  好多人都来看,他就举起他的盾,向大家夸口说:“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坚固的,无论怎样锋利尖锐的东西也不能刺穿它!”
  接着,这个卖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惭地夸起来:“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无论怎样牢固坚实的东西也挡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马上就会被它刺穿!” 他十分得意,便又大声吆喝起来:“快来看呀,快来买呀,世界上最最坚固的盾和最最锋利的矛!”
  这时,一个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问道:“如果用这矛去戳这盾,会怎样呢?” “这——” 围观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便都散了.
  那个卖兵器的人,灰溜溜地扛着矛和盾走了.
  【南辕北辙】
  从前有一个人,从魏国到楚国去.他带上很多的盘缠,雇了上好的车,驾上骏马,请了驾车技术精湛的车夫,就上路了.楚国在魏国的南面,可这个人不问青红皂白让驾车人赶着马车一直向北走去.
  路上有人问他的车是要往哪儿去,他大声回答说:“去楚国!”路人告诉他说:“到楚国去应往南方走,你这是在往北走,方向不对.”那人满不在乎地说:“没关系,我的马快着呢!”路人替他着急,拉住他的马,阻止他说:“方向错了,你的马再快,也到不了楚国呀!”那人依然毫不醒悟地说:“不打紧,我带的路费多着呢!”路人极力劝阻他说:“虽说你路费多,可是你走的不是那个方向,你路费多也只能白花呀!”那个一心只想着要到楚国去的人有些不耐烦地说:“这有什么难的,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着呢!”路人无奈,只好松开了拉住车把子的手,眼睁睁看着那个盲目上路的魏人走了.
  那个魏国人,不听别人的指点劝告,仗着自己的马快、钱多、车夫好等优越条件,朝着相反方向一意孤行.那么,他条件越好,他就只会离要去的地方越远,因为他的大方向错了.
  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拔苗助长】
  古时候宋国有个农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
  每天他到稻田时,发觉那些稻苗长得非常慢.他等得不耐烦,心想:"怎么样才能使稻苗长得高,长很快呢?想了又想,他终了想到一个"最佳方法",就是将稻苗拨高几分.
  经过一番辛劳后,他满意地扛锄头回家休息.然后回去对家里的人表白:"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庄稼苗长高一大截!
  他儿子赶快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黔驴技穷】
  过去贵州(黔)这个地方没有驴.有个多事的人用船运来了一头驴,运来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驴放到山脚下.
  一只老虎看见了驴,以为这个躯体高大的家伙一定很神奇,就躲在树林里偷偷观察着,后来又悄悄走出来,小心翼翼地接近驴,不知道驴子的底细.
  有一天,驴叫了一声,大虎大吃一惊,远远躲开,以为驴要咬自己了,非常恐惧.然而,老虎反复观察以后,觉得驴并没有什么特殊本领,而且越来越熟悉驴的叫声了.
  老虎开始走到驴的前后,转来转去,还不敢上去攻击驴.以后,老虎慢慢逼近驴,越来越放肆,或者碰它一下,或者靠它一下,不断冒犯它.驴非常恼怒,就用蹄子去踢老虎.
  老虎心里盘算着:“你的本事也不过如此罢了!”非常高兴.于是老虎腾空扑去,大吼一声,咬断了驴的喉管,啃完了驴的肉,才离去了.
  唉!那驴的躯体高大,好像有德行;声音洪亮,好像有本事.假如不显出那有限的本事,老虎虽然凶猛,也会存有疑虑畏惧的心理,终究不敢攻击它.现在落得如此下场,不是很可悲吗?
  【愚公移山】
  古时候有一名老人,名叫愚公,快九十岁了.他家的门口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人们进进出出非常不方便.
  一天,愚公召集全家人说:“这两座大山,挡住了咱们家的门口,咱们出门要走许多冤枉路.咱们不如全家出力,移走这两座大山,大家看怎么样?”.
  愚公的儿子、孙子们一听,都说:“你说得对,咱们明天开始动手吧.!”可是,愚公的妻子觉得搬走两座大山太难了,提出反对意见说:“咱们既然已经在这里生活了许多年,为什么不能这样继续生活下去呢?况且,这么大的两座山,即使可以一点点移走,哪里又放得下这么多石头和泥土?”
  愚公妻子的话立刻引起大家的议论,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最后他们一致决定:把山上的石头和泥土,运送到海里去.
  第二天,愚公带着一家人开始搬山了.他的邻居是一位寡妇,她有一个儿子,才七八岁,听说要搬山,也高高兴兴地来帮忙.但愚公一家搬山的工具只有锄头和背篓,而大山与大海之间相距遥远,一个人一天往返不了两趟.一个月干下来,大山看起来跟原来没有两样.
  有一个老头叫智叟,为人处事很精明.他看见愚公一家人搬山,觉得十分可笑.有一天,他就对愚公说:“你这么大岁数了,走路都不方便,怎么可能搬掉两座大山?”
  愚公回答说:“你名字叫智叟,可我觉得你还不如小孩聪明.我虽然快要死了,但是我还有儿子,我的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一直传下去,无穷无尽.山上的石头却是搬走一点儿就少一点儿,再也不会长出一粒泥、一块石头的.我们这样天天搬,月月搬,年年搬,为什么搬不走山呢?”自以为聪明的智叟听了,再也没话可话了.
  愚公带领一家人,不论酷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每天起早贪黑挖山不止.他们的行为终于感动了上帝.上帝于是派遣两名神仙到人间去,把这两座大山搬走了.但是愚公移山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它告诉人们,无论什么困难的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