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国时的“士”有哪些人,还有他们的事迹像“唐雎”,荆轲等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9 06:13:40
关于战国时的“士”有哪些人,还有他们的事迹像“唐雎”,荆轲等等

关于战国时的“士”有哪些人,还有他们的事迹像“唐雎”,荆轲等等
关于战国时的“士”有哪些人,还有他们的事迹
像“唐雎”,荆轲等等

关于战国时的“士”有哪些人,还有他们的事迹像“唐雎”,荆轲等等
士,是作为封建社会中最基础的贵族,也是最高级的百姓.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特定社会阶层,后演变为对知识分子的泛称.原来可能指原始社会末期与氏族部落首领和显贵同族的武士,进入阶级社会后,他们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因古代学在官府,只有士以上的贵胄子弟才有文化知识,故士又成了有一定知识和技能之人的称呼 .春秋时代,各国之间征战不休,步卒作用增加,车战及武士的作用减小士的地位也出现了上升或下降的变化.有些卿大夫为扩大影响,巩固地位,设法招徕士众以张声势,很多士便投靠到他们那里.还有部分士为解决经济困难去为人办丧事,当赞礼,或经营工商业;也有人从事私人讲学,传授文化知识,从此中国历史上又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文化活动的士.他们游学各国,思想活跃,为中国古代学术领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促进文化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战国时代,争霸和兼并战争更为剧烈,于是朝秦暮楚的游说之士应运而生.他们穿梭于各国间,充当说客,纵横家便是其代表.这时各国封君权贵的养士之风也很盛行.
  士的分类:
  1.逸士:隐居的人.
  2.知士:即“智士”.指足智多谋的人.
  3.志士:有远大志向的人.
  4.修士:操行高洁的人.
  5.下士:(1)官名.古代天子诸侯都设有士,分上士、中士、下士三等.秦以后仍沿用.(2) 最差一等的人.(3)动词,谦恭地对待贤士.
  6.侠士:行侠仗义的人.
  7.上士:(1)古代官阶之一.周代有上士、中士、下士.(2)道德高尚之人.(3)佛教用语.菩萨又叫上士.
  8.硕士:贤能博学的人.欧阳修《五代史?宦者传论》:“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
  9.寒士:(1)门第低微的读书人.(2)贫苦的读书人.
  10.学士:(1)在学之士;学者.(2)官名.南北朝以后,学士为司编纂撰述之官.唐置学士院,掌起草诏命.清内阁、翰林院皆置学士之官.
  11.画士:指从事绘画的人. (来源:华文学院)
  12.豪士:豪放�url]李白《扶风豪士歌》:“扶风豪士天下奇,意气相倾山可移.”
  13.甲士:身穿铠甲的兵士.
  14.壮士:勇士.
  15.处士:(1)有德才而隐居不愿作官的人.(2)未做官的士人.
  16.才士:德才兼备的人,有才华的人.
  17.材士:(1)勇武之士.(2)智谋之士.
  18.秀士:德才优异的人.清代也称秀才为秀士.
  19.居士: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
  20.义士:忠义之士.亦指勇于救困扶危的豪侠之士.
  21.隐士:(1)隐居不仕的人.(2)善说隐语的人.
  22.博士:(1)通晓古今、�辩(2)古代学官名,始于战国.(3)指称从事某些服务行业的人.如“茶博士”就是茶艺师.
  唐雎的故事: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片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很好;即使如此,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实在不敢交换啊!”秦王不高兴.于是安陵君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这是为什么呢?况且秦国已经灭了韩国亡了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的长者,所以才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难道不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像你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五百里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 “天子发怒,百万具尸体倒下,使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那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突然扑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怒气还没发作,上天就降示了凶吉的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就成为四个人了.如果有才能和胆识的人一定要发怒的话,就要使两具尸体倒下,血只会流五步远,天下百姓都是要穿孝服,今天就是这样.”于是拔出宝剑起身想要(与秦王)同归于尽.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那韩国、魏国灭亡,然而安陵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生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荆轲的故事:荆轲,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被称为“荆卿”(或荆叔),随之由燕国智勇深沉的“节侠”田光推荐给太子丹,拜为上卿.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震惧,与田光密谋,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荆轲献计太子丹,拟以秦国叛将樊于期之头及燕督亢(今河北涿县、易县、固安一带,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地图进献秦王,相机行刺.太子丹不忍杀樊于期,荆轲只好私见樊于期,告以实情,樊于期为成全荆轲而自刎.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于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首见,刺秦王不中,被杀.
  苏秦的故事:秦很想有所作为,曾求见周天子,却没有引见之路,一气之下,变卖了家产到别的国家找出路去了.但是他东奔西跑了好几年,也没做成官.后来钱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只好回家.家里人看到他趿拉着草鞋,挑副破担子,一付狼狈样.他父母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他妻子坐在织机上织帛,连看也没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给他做饭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开了.苏秦受了很大刺激,决心争一口气.从此以后,他发愤读书,钻研"周书阴符",天天到深夜.有时候读书读到半夜,又累又困 ,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 虽然很疼,但精神却来了,他就接着读下去.就这样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识比以前丰富多了.在有所收获后,重新出游.至秦,不被用.正好遇见燕昭王广招开下贤士,苏秦入燕,深受燕昭王信任.苏秦认为,燕国欲报强齐之仇,必须先向齐表示屈服顺从,将复仇的愿望掩饰,赢得振兴燕国所需的时间.其次,要鼓动齐国不断进攻其它国家,以防止齐国攻燕,并消耗其国力,为此,他劝说齐王伐宋,合纵攻秦.公元前285年,苏秦到齐国,挑拨齐赵关系,取得齐愍王的信任,被任为齐相,暗地却仍在为燕国谋划.齐愍王不明真相,依然任命苏秦率兵抗御燕军.齐燕之军交战时,苏秦有意使齐军失败,五万人死亡.他使齐国群臣不和,百姓离心,为乐毅五国联军攻破齐国奠定了基础.之后,苏秦又说服赵国联合韩、魏、齐、楚、燕攻打秦,赵国国君很高兴,赏给苏秦很多宝物. 苏秦得到赵国的帮助,又到韩,游说韩宣王;到魏,游说魏襄王;至齐,游说齐宣王;又往楚,游说楚威王.诸侯都赞周苏秦之计划,于是六国达成联合的盟约,苏秦为纵约长.回到赵国后,赵王封他为武安君.秦知道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此后十五年,秦兵不敢图谋向函 谷关内进攻.
  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