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里面各个宫的名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15:58:10
皇宫里面各个宫的名字

皇宫里面各个宫的名字
皇宫里面各个宫的名字

皇宫里面各个宫的名字
大明宫位于隋朝皇宫大兴宫(唐称太极宫)之东北,始建于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宫,唐太宗建造初衷是为给太上皇李渊居住,以尽孝道.但大明宫未建成,李渊就离开了人世,大明宫的修建于是停止.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唐高宗扩建,次年迁入大明宫执政.大明宫成为了大唐帝国新的政治中心.乾宁三年(公元896年)毁于兵乱.大明宫周长7.6多公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为北京紫禁城的四倍,相当于三个凡尔赛宫,十二个克里姆林宫,十三个卢浮宫,十五个白金汉宫,五百个足球场.[1]共11个城门,东、西、北三面都有夹城;南部有三道宫墙护卫,墙外的丹凤门大街宽达176米,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宽的街道.唐大明宫是中国古代最为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同时也是世界史上最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
2宫城概述
大明宫外观(20张)大明宫选址在唐长安城宫城东北侧的龙首原上,利用天然地势修筑宫殿,形成一座相对独立的城堡.宫城的南部呈长方形,北部呈南宽北窄的梯形.城墙东西宽1.5公里,南北长2.5公里,周长7.6公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城墙南段与长安城的北墙东段相重合,其北另有三道平行的东西向宫墙,把宫殿分为三个区域.所有墙体均以夯土板筑,底宽10.5米左右,城角、城门处包砖并向外加宽,上筑城楼、角楼等.
宫城共有九座城门,南面正中为丹凤门,东西分别为望仙门和建福门;北面正中为玄武门,东西分别为银汉门和青霄门;东面为左银台门;西面南北分别为右银台门和九仙门.除正门丹凤 大明宫布局
门有五个门道外,其余各门均为三个门道.在宫城的东西北三面筑有与城墙平行的夹城,在北面正中设重玄门,正对着玄武门.宫城外的东西两侧分别驻有禁军,北门夹城内设立了禁军的指挥机关——“北衙”.
整个宫域可分为前朝和内庭两部分,前朝以朝会为主,内庭以居住和宴游为主.大明宫的正门丹凤门以南,有宽176米的丹凤门大街,以北是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蓬莱殿、含凉殿、玄武殿等组成的南北中轴线,宫内的其他建筑,也大都沿着这条轴线分布.在轴线的东西两侧,还各有一条纵街,是在三道横向宫墙上开边门贯通形成的.
3前朝建筑含元殿
大明宫外景(46张)含元殿是大明宫的正殿,位于丹凤门以北约600米处、龙首原的南沿,是举行重大庆典和朝会之所,俗称“外朝”.主殿面阔十一间,加上副阶为十三间,进深四间,加上副阶为六间,每间宽5.3米.实测殿基高于平地15.6米,东西长200米,南北长100米,总面积27600平方米,四周有宽5米的副阶.在主殿的东南和西南方向分别有翔鸾阁和栖凤阁,各以曲尺形廊庑与主殿相连,整组建筑呈“凹”字形.主 殿前是一条长78米、以阶梯和斜坡相间的龙尾道,分为中间的御道和两侧的边道,表面铺设花砖.在龙尾道的前方还有一座宫门,可能是牌坊式建筑,其左右各有横贯东西的隔墙 含元殿
.含元殿建造时充分利用了龙首原的高地,威严壮观,视野开阔,可俯瞰整座长安城,诗句“千官望长安,万国拜含元”就形容了它当时的巍峨气势.右图是根据杨鸿勋先生复原方案制作的含元殿模型.
宣政殿
含元殿正北约300米处是宣政殿,为皇帝临朝听政之所,称为“中朝”.殿基东西长70米,南北宽40多米.殿前左右分别有中书省、门下省和弘文馆、史馆、御史台馆等官署.在殿前130米处,有三门并列的宣政门,左右是横贯式的宫墙,墙、殿之间形成较大的院庭.紫宸殿位于宣政殿以北95米处,称为“内朝”,群臣在这里朝见皇帝,称为“入阁”.含元、宣政、紫宸组成的外朝、中朝、内朝格局多为后世的宫殿所效仿,北京紫禁城的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便是这种格局的体现.
4内庭建筑大明宫的北部为园林区,建筑布局疏朗,形式多样.紫宸殿以北约200米处即为龙首原的北沿,其下有太液池,又名蓬莱池,面积约16000平方米.水池的形状接近椭圆形,在池内偏东处有一土丘,高5米多,称作蓬莱山.池的沿岸建有回廊,附近还有多座亭台楼阁和殿宇厅堂.
麟德殿
麟德殿位于大明宫的西北部,是宫内规模最大的别殿,建于 梨园
高宗麟德年间,是皇帝举行宴会、观看乐舞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场所.殿基用夯土砌筑,四壁铺砖,实测南北长130米,东西宽80余米.高台上原有前中后毗连的三座大殿,分上下两层.东西侧分别有对称的郁仪楼和结邻楼以飞廊与主殿上层连通,楼前有亭,全都建在夯土高台上.整个麟德殿的总建筑面积达12300平方米,周围有回廊环绕,已在遗址的基础上复原了其平面布局.
道教宫殿
唐朝的统治者崇尚道教,认老子为祖先,因此在大明宫内也有三清殿、大角观、玄元皇帝庙等道教建筑.三清殿位于宫城的东北隅,殿基面积达4000平方米,台上是楼阁式建筑.此外,清思殿、大福殿等遗址也是重要的考古发掘对象.

阿房宫:
前殿
前殿是阿房宫的主体宫殿.史载其东西五百丈,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现存一座巨大的长方形夯土台基,西起西安市长安区纪阳乡古城村,东至巨家庄,经探测实际长度为1320米,宽420米,最高处高约7~9米,是世界上目前已知的最大的夯土建筑台基.台基由北向南呈缓坡状.南面坡下探出大面积路土,现存长770米,宽50米,面积约4万平方米,为一广场,广场南沿有4条道路向南延伸.台基东、西边是现代挖成的断崖;北边为3层高出地面的台阶,阶宽1~2米,高2~4米.50年代初,台上东、西、北三边都有土梁且连接在一起,现仅残存北边土梁,其高出台面两米多,略短于台长,应为倒塌了的夯土墙,现存墙迹厚3.6米,残高0.7米.发现有绳纹、布纹瓦片,分别有一戳印“千(隶体)右(篆体),北司(篆体)”文字.
上天台
上天台位于阿房宫村南,俗称“上天台”.台底东西长42.5米,宽20米,台顶平面长11.5米,宽4.5米,台高约15米.台上西北角有一条向西伸出的坡道,直通台下.坡道长约30米,底宽上窄.台下夯土基向西、向南各延伸约20米,向东延伸近100米,向北约300米直至阿房宫村附近.台下北边还残留一段30多厘米高的白灰墙迹.台下四周地面散见战国晚期至秦的细绳纹和中绳纹瓦片、几何纹空心砖块、红陶釜片和许多烧红了的土块.
磁石门
磁石门为秦阿房宫门阙之一.秦阿房宫的建筑以磁石为门,一是为防止行刺者,以磁石的吸铁作用,使隐甲怀刃者在入门时不能通过,从而保卫皇帝的安全;二是为了向“四夷朝者”显示秦阿房宫前殿的神奇作用,令其惊恐却步.
磁石门的准确位置,历来说法不一.《三辅旧事》指为阿房宫的北阙门,《雍录》指为阿房宫的西门,《三辅黄图》指为阿房宫前殿之门.其位置据《西安地方志丛书·汉代长安词典》载:“磁石门遗址在今咸阳东南的双楼村(今三桥镇双楼寺).”90年代,在三桥镇阿房宫殿遗址北面(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技术学院院内)发现夯土层,文物部门推测此处可能是秦磁石门遗址,并设有磁石门遗址的保护标志.
兰池宫
兰池宫遗址在咸阳市渭城区杨家湾、柏家咀原边.是秦始皇的一座寝宫,又名仙岛.因筑于兰池之畔而名之.《史记 秦始皇本纪》集解引《地理志》相关史料,以微缩形式营造,高7.35米,长宽16米x16米.为了突出其“仙岛”氛围,建宫于兰池之中.池中波光潋滟,烟云氤氲;岛宫奇葩 争妍,丝竹飘飞,仙女 翩跹.给人以身临仙境的怡悦感受.
漆河
漆河变名漆渠 ,是一条人工开凿的小运河.据《长安志》 引《括地志》 载:“漆渠,胡亥筑阿房宫开此渠, 运南山之漆.”由此可知渠凿于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再现的漆河.根据有关史料开凿,长298米,宽5-11米,水深1.6米.
上天台
上天台是秦阿房宫殿祭祀天神的建筑物.古代先民认为,太平盛世,均是天神的恩赐和保佑.皇帝为了使自己的国家物阜民丰,四海长平,定期率领朝臣登坛祈祷天神.重现的上天台,是根据有关史料营造.规模为16.8 米x16.8米,高19.8米.
祭地坛
秦阿房宫中祭祀土地之神的活动场所,专供皇帝祈祷五谷丰登之用.古代曰:“社”.“社”代表国家 .“稷”为谷神 .它表现了中华民族发源于黄土高原远流长的农耕文化.重现的祭地坛,是根据有关史料营造.规模为16米 x16米,高11米.
上林苑
上林苑为古宫苑名.秦都咸阳时置,周围二百多里,包括长安、户县、周至等地.始皇35年(公元前期212年)营建朝宫于此.阿房,即其前殿.汉初苑内荒芜,武帝时复为宫苑,内养禽兽,供皇帝射猎,并建离宫、观、馆数十处.司马相如作《上林赋》,极言其宏伟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