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学艺的文言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18:24:37
鲁班学艺的文言文

鲁班学艺的文言文
鲁班学艺的文言文

鲁班学艺的文言文
鲁班学艺这个故事已在民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经过了六大关的考验,时时刻刻在练就他的品行和修养.
年轻的鲁班告别了家乡,千里迢迢来到终南山学艺.弯弯曲曲的小道有千把条,这样没有吓倒鲁班,他凭着毅力走出了山道.
他到了一个破屋前,断定了这就是老师傅的房间.坐下来耐心的等.太阳下山,老先生醒来.问了他几个做木匠的基本问题,鲁班靠着本领轻松的答对了.老师傅收了他做徒弟.
可鲁班的艰辛才刚刚开始,他把门后已长满锈的斧子、刨子、凿子依依不停的
磨,磨了七天七夜,一件件都磨的闪闪发亮.随后,鲁班把自己磨的斧子去伐一棵参天大树,然后砍成一个光滑大柁,用凿子在大柁上凿了两千多个眼,鲁班足足干了十二白天,十二个黑夜.把成果让师傅看,师傅连声叫好.
师傅看鲁班这样的好学,诚恳.就带领鲁班来到西屋.原来西屋满是精致的模型,鲁班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手艺学好,于是认真的研究起模型来.往后,鲁班茶不思,饭不想.时时刻刻不放下手中的模型.三年后,鲁班把所有的手艺都学会了.
他拿起了自己磨的刨子、凿子和斧子,告别了师傅,下了山.永向人们奉献出精致的木材.
而鲁班在人们心中建起了深厚的位置,鲁班学艺便成了后人磨练自己的目标.
小学课本上的《鲁班学艺》
鲁班年轻的时候,决心要上终南山拜师学艺.他拜别了爹妈,骑上马直奔西方,越过一座座山岗,趟过一条条溪流,一连跑了30天,前面没有路了,只见一座大山,高耸入云.鲁班想,怕是终南山到了.山上弯弯曲曲的小道有千把条,该从那一条上去呢?鲁班正在为难,看见山脚下有一所小房子,门口坐着一位老大娘在纺线.鲁班牵马上前,作了个揖问到:“老奶奶,我要上终南山拜师学艺,该从哪条道上去?”老大娘说:“这儿九百九十九条道,正中间一条就是.”鲁班连忙道谢.他左数四百九十九条,右数四百九十九条,选正中间那条小道,打马跑上山去.
鲁班到了山顶,只见树林子里露出一带屋脊,走近一看,是三间平房.他轻轻地推开门,屋子里破斧子、烂刨子摊了一地,连个插脚的地方都没有.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儿,伸着两条腿,躺在床上睡大觉,打呼噜像擂鼓一般.鲁班想,这位老师傅一定就是精通木匠手艺的神仙了.他把破斧子、烂刨子收拾在木箱里,然后规规矩矩地坐在地上等老师傅醒来.
直到太阳落山,老师傅才睁开眼睛坐起来.鲁班走上前,跪在地上说:“师傅啊,您收下我这个徒弟吧.”老师傅问:“你叫什么名字?从哪儿来的?”鲁班回答:“我叫鲁班,从一万里外的鲁家湾来的.”老师傅说:“我要考考你,你答对了,我就把你收下.答错了,你怎样来还怎样回去.”鲁班不慌不忙地说:“我今天答不上,明天再答.哪天答上来了,师傅就哪天收我做徒弟.”
老师傅捋了捋胡子说:“普普通通的三间房子,几根大柁?几根二柁?多少根檩子?多少根椽子?”鲁班张口就回答:“普普通通的三间房子,四根大柁,四根二柁,大小十五根檩子,二百四十根椽子.五岁的时候我就数过,师傅看对不对?”老师傅轻轻地点了一下头.
老师傅接着问:“一件手艺,有的人三个月就能学会,有的人得三年才能学会.学三个月和学三年,有什么不同?”鲁班想了想才回答:“学三个月的,手艺扎根在眼里;学三年的,手艺扎根在心里.”老师傅又轻轻地点了一下头.
老师傅接着提出第三个问题:“两个徒弟学成了手艺下山去,师傅送给他们每人一把斧子.大徒弟用斧子挣下了一座金山,二徒弟用斧子在人们心里刻下了一个名字.你愿意跟哪个徒弟学?”鲁班马上回答:“愿意跟第二个学.”老师傅听了哈哈大笑.
老师傅说:“好吧,你都答对了,我就得把你收下.可是向我学艺,就得使用我的家伙.可这家伙,我已经五百年没使唤了,你拿去修理修理吧.”
鲁班把木箱里的家伙拿出来一看,斧子崩了口子,刨子长满了锈,凿子又弯又秃,都该拾掇拾掇了.他挽起袖子就在磨刀石上磨起来.他白天磨,晚上磨,磨得膀子都酸了,磨得两手起了血泡,又高又厚的磨刀石,磨得像一道弯弯的月牙.一直磨了七天七夜,斧子磨快了,刨子磨光了,凿子也磨出刃来了,一件件都闪闪发亮.他一件一件送给老师傅看,老师傅看了不住地点头.
老师傅说:“试试你磨的这把斧子,你去把门前那棵大树砍倒.那棵大树已经长了五百年了.”
鲁班提起斧子走到大树下.这棵大树可真粗,几个人都抱不过来.抬头一望,快要顶到天了.他抡起斧子不停地砍,足足砍了十二个白天十二个黑夜,才把这棵大树砍倒.
鲁班提起斧子进屋去见师傅.老师傅又说:“试试你磨的这把刨子,你先用斧子把这棵大树砍成一根大柁,再用刨子把它刨光;要光得不留一根毛刺儿,圆得像十五的月亮.”
鲁班转过身,拿着斧子和刨子来到门前.他一斧又一斧地砍去了大树的枝,一刨又一刨地刨平了树干上的节疤,足足干了十二个白天十二个黑夜,才把那根大柁刨得又圆又光.
鲁班拿斧子和刨子进屋去见师傅.老师傅又说:“试试你磨的这把凿子,你在大柁上凿两千四百个眼儿:六百个方的,六百个圆的,六百个楞的,六百个扁的.”
鲁班拿起凿子和斧子,来到大柁旁边就凿起来.他凿了一个眼儿又凿一个眼儿,只见一阵阵木屑乱飞.足足凿了十二个白天十二个黑夜,两千四百个眼儿都凿好了:六百个方的,六百个圆的,六百个楞的,六百个扁的.
鲁班带凿子和斧子去见师傅.老师傅笑了,他夸奖鲁班说:“好孩子,我一定把全套手艺都教给你!”说完就把鲁班领到西屋.原来西屋里摆了好多模型,有楼有阁有桥有塔,有桌有椅有箱有柜,各式各样,精致极了,鲁班把眼睛都看花了.老师傅笑着说:“你把这些模型拆下来再安上,每个模型都要拆一遍,安一遍,自己专心学,手艺就学好了.”
老师傅说完就走出去了.鲁班拿起这一件,看看那一件,一件也舍不得放下.他把模型一件件擎在手里,翻过来掉过去地看,每一件都认真拆三遍安三遍.每天饭也顾不得吃,觉也顾不得睡.老师傅早上来看他,他在琢磨;晚上来看他,他还在琢磨.老师傅催他睡觉,他随口答应,可是不放下手里的模型.
鲁班苦学了三年,把所有的手艺都学会了.老师傅还要试试他,把模型全部毁掉,让他重新造.他凭记忆,一件一件都造得跟原来的一模一样.老师傅又提出好多新模型让他造.他一边琢磨一边做,结果都按师傅说的式样做出来了.老师傅非常满意.
一天,老师傅把鲁班叫到眼前,对他说:“徒弟,三年过去了,你的手艺也学成了,今天该下山了.”鲁班说:“不行,我的手艺还不精,我要再学三年!”老师傅笑着说:“以后你自己边做边学吧.你磨的斧子、刨子、凿子,就送给你了,你带去使吧!”
鲁班舍不得离开师傅,可是知道师傅不肯留他了.他哭着说:“我给师傅留点什么东西呢?”老师傅又笑了,他说:“师傅什么也用不着,只要你不丢师傅的脸,不坏师傅的名声就足够了.”
鲁班只好拜别了师傅,含着眼泪下山了.他永远记住师傅的话,用师傅给他的斧子、刨子、凿子,给人们造了许多桥梁、机械、房屋、家具,还教了不少徒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所以后世的人尊他为木工的祖师.

鲁班,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因是鲁国人(今滕州人),“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
鲁班,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以后,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春秋和战国之交,社会变动使工匠...

全部展开

鲁班,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因是鲁国人(今滕州人),“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
鲁班,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以后,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春秋和战国之交,社会变动使工匠获得某些自由和施展才能的机会。在此情况下,鲁班在机械、土木、手工工艺等方面有所发明。大约在公元前450年以后,他从鲁国来到楚国,帮助楚国制造兵器。他曾创制云梯,准备攻宋国,但被墨子制止。墨子主张制造实用的生产工具,反对为战争制造武器。鲁班接受了这种思想。
公输般很注意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研究,他受自然现象的启发,致力于创造 发明。一次攀山时,手指被一棵小草划破,他摘下小草仔细察看,发现草叶两边全是排列均匀的小齿,于是就模仿草叶制成伐木的锯,他看到各种小鸟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就用竹木削成飞鹞,借助风力在空中试飞。开始飞的时间较短,经过反复研究,不断改进,竟能在空中飞行很长时间,公输般一生注重实践,善于动脑,在建筑、机械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他能建造“宫室台榭”;曾制作出攻城用的“云梯”,舟战用的“勾强”;创制了“机关备制”的木马车;发明了曲尺、墨斗、刨子、凿子等各种木作工具,还发明了磨、碾、锁等。由于成就突出,建筑工匠一直把他尊为“祖师”。
由于父兄们耐心地传授,加上他勤奋地学习,长大后成了一名优秀的工匠,并有过许多的创造发明。
由于他的创造发明,都是些手工机械,并且这些机械都是根据物理的最基本原理发明出来的,所以,我们把它归于物理学科。当然,这是有些牵强附会。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
且说有一年夏天,鲁班家乡鲁国国王要鲁班监工营造一座宫殿,期限为3年。但是这座宫殿所需的木料,足够鲁班等工匠们到山上砍上3年也完不成任务。
这可急坏了鲁班,因为国王的话就是圣旨,是不允许随便更改的,如果真的是耽误了工程进度,杀头是不可避免的。鲁班愁得连觉也睡不踏实。
为了加快砍伐木料的进度,鲁班每天都要提前上山选择好要砍的树木。这天,天色刚蒙蒙亮,鲁班便迎着晨曦,踏着夜露,提前出发了。
为了节省时间,鲁班便抄小路走,小路上山近,可是坡陡路滑,而且横七竖八地长满了小树、杂草,行走非常不便。
鲁班只好搀着树木、拽着茅草往上爬。忽然,脚底一滑,身体便顺着山坡往下滚去,鲁班急中生智,急忙抓住一把茅草,由于没有抓牢,反而感到手掌心疼痛无比。
滑到山脚,鲁班狼狈地爬了起来,伸开手掌一看,掌心已是鲜血淋漓。鲁班非常惊奇,为何一把茅草能够划破人的手掌。
鲁班顾不得疼痛,沿着滑下来的山坡,爬上去一看,这丛茅草与别的草没有两样。鲁班不甘心,便揪下一根茅草仔细地观察起来。
这茅草的叶子很怪,叶子两边都长着锋利的小细齿,人手握紧它一拽,手掌就会被划破。鲁班又试着用茅草在他的手指上拉了一下,果然又划开一道血口。
鲁班正想俯身探究其中的道理,忽然看到近处有一只大蝗虫,两枚大板牙一开一合,很快吃着草叶。鲁班把蝗虫捉住细看,发现蝗虫的大板牙上也排列着许多小细齿。
鲁班从这两件事中得到启发,心想:如果仿照茅草和蝗虫的细齿,来做一件边缘带有细齿的工具,用它来锯树,岂不比斧砍更快、更好吗?
鲁班忘记疼痛,转身下山,做起试验来。在金属工匠的帮助下,鲁班做了一把带有许多细齿的铁条。
鲁班将这件工具拿去锯树,果然又快又省力。锯子就这样发明了。这个故事虽说是传说,但是,我们从中却可以得到这样的启发:实践出真知,钻研出智慧。
传说鲁班的母亲和妻子对鲁班的发明创造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鲁班做木工活,用墨斗放线的时候,原来是由他母亲拉住墨线头的。后来,母亲在线头上拴一个小钩,这样,一个人操作就可以了。后世木工把这个小钩叫做“班母”,以纪念这个创作。
又如,木工刨木料的时候,前面顶住木头的卡口叫做“班妻”,这是因为传说鲁班刨木料起初是由妻子扶住木料,后来才改用卡口的缘故。
鲁班的妻子云氏也是一位出色的工匠,根据《玉屑》上的记述,伞是她发明的。直到今天,伞仍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
鲁班的发明创造很多。不少古籍记载,木工使用很多的木工器械都是他发明的。像木工使用的曲尺,叫鲁班尺。又如墨斗、刨子、钻子等,传说均是鲁班发明的。
这些木工工具的发明,使当时工匠们从原始、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劳动效率成倍提高,土木工艺出现了崭新的面貌。这里面都包含着原始的物理科学知识。
鲁班还是一个很高明的机械发明家。他制造的锁,机关设在里面,外面不露痕迹,必须借助配合好的钥匙才能打开。
《墨子》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就是说鲁班制作的木鸟,能乘风力飞上高空,三天不降落。这可不可以认为,是原始航空科学的先头兵。
鲁班还改进过车辆的构造,制成了机动的木车马。这种木车马由木人驾御,装有机关,能够自动行走。
后世不少科技发明家,如三国时期的马钧、晋朝的区纯、北齐的灵昭、唐朝的马待封等,都受这个传说的影响,相继朝这个方向发展过。
在兵器制造方面,鲁班曾为楚国制造攻城用的器械,在战争发挥过巨大作用。后来在墨子的影响下,不再制作这类战争工具,专门从事生产和生活上的创造发明,以造福于劳动人民。
2400多年来,人们为了表达对鲁班的热爱和敬仰,把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和发明也都集中到他的身上。因此,有关他的发明和创造的故事,实际上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故事。
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
公输般很注意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研究,他受自然现象的启发,致力于创造 发明。一次攀山时,手指被一棵小草划破,他摘下小草仔细察看,发现草叶两边全是排列均匀的小齿,于是就模仿草叶制成伐木的锯,他看到各种小鸟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就用竹木削成飞鹞,借助风力在空中试飞。开始飞的时间较短,经过反复研究,不断改进,竟能在空中飞行很长时间,公输般一生注重实践,善于动脑,在建筑、机械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他能建造“宫室台榭”;曾制作出攻城用的“云梯”,舟战用的“勾强”;创制了“机关备制”的木马车;发明了曲尺、墨斗、刨子、凿子等各种木作工具,还发明了磨、碾、锁等。由于成就突出,建筑工匠一直把他尊为“祖师”。
由于父兄们耐心地传授,加上他勤奋地学习,长大后成了一名优秀的工匠,并有过许多的创造发明。
由于他的创造发明,都是些手工机械,并且这些机械都是根据物理的最基本原理发明出来的,所以,我们把它归于物理学科。当然,这是有些牵强附会。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
且说有一年夏天,鲁班家乡鲁国国王要鲁班监工营造一座宫殿,期限为3年。但是这座宫殿所需的木料,足够鲁班等工匠们到山上砍上3年也完不成任务。
这可急坏了鲁班,因为国王的话就是圣旨,是不允许随便更改的,如果真的是耽误了工程进度,杀头是不可避免的。鲁班愁得连觉也睡不踏实。
为了加快砍伐木料的进度,鲁班每天都要提前上山选择好要砍的树木。这天,天色刚蒙蒙亮,鲁班便迎着晨曦,踏着夜露,提前出发了。
为了节省时间,鲁班便抄小路走,小路上山近,可是坡陡路滑,而且横七竖八地长满了小树、杂草,行走非常不便。
鲁班只好搀着树木、拽着茅草往上爬。忽然,脚底一滑,身体便顺着山坡往下滚去,鲁班急中生智,急忙抓住一把茅草,由于没有抓牢,反而感到手掌心疼痛无比。
滑到山脚,鲁班狼狈地爬了起来,伸开手掌一看,掌心已是鲜血淋漓。鲁班非常惊奇,为何一把茅草能够划破人的手掌。
鲁班顾不得疼痛,沿着滑下来的山坡,爬上去一看,这丛茅草与别的草没有两样。鲁班不甘心,便揪下一根茅草仔细地观察起来。
这茅草的叶子很怪,叶子两边都长着锋利的小细齿,人手握紧它一拽,手掌就会被划破。鲁班又试着用茅草在他的手指上拉了一下,果然又划开一道血口。
鲁班正想俯身探究其中的道理,忽然看到近处有一只大蝗虫,两枚大板牙一开一合,很快吃着草叶。鲁班把蝗虫捉住细看,发现蝗虫的大板牙上也排列着许多小细齿。
鲁班从这两件事中得到启发,心想:如果仿照茅草和蝗虫的细齿,来做一件边缘带有细齿的工具,用它来锯树,岂不比斧砍更快、更好吗?
鲁班忘记疼痛,转身下山,做起试验来。在金属工匠的帮助下,鲁班做了一把带有许多细齿的铁条。
鲁班将这件工具拿去锯树,果然又快又省力。锯子就这样发明了。这个故事虽说是传说,但是,我们从中却可以得到这样的启发:实践出真知,钻研出智慧。
传说鲁班的母亲和妻子对鲁班的发明创造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鲁班做木工活,用墨斗放线的时候,原来是由他母亲拉住墨线头的。后来,母亲在线头上拴一个小钩,这样,一个人操作就可以了。后世木工把这个小钩叫做“班母”,以纪念这个创作。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