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出土过什么文物,我发现那些古墓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0 23:30:08
贵港出土过什么文物,我发现那些古墓啊?

贵港出土过什么文物,我发现那些古墓啊?
贵港出土过什么文物,我发现那些古墓啊?

贵港出土过什么文物,我发现那些古墓啊?
贵港市港北区政府旧址古建筑遗址发掘又有新的重要发现.继7月末清理出唐宋时期官署、发现汉代古城遗址和出土大量汉至明清陶瓷器等珍贵文物后,经过一个多月的继续发掘,一条宽约18米的汉代城内运河重见天日.伴随城内运河出土的有“零陵郡”和“万岁”字样的瓦片瓦当,为汉代古城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汉代城内运河比灵渠还宽
9月18日,记者登上一座三层楼房俯视贵港考古工地,一条横贯东西的城内运河遗迹立即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南北河岸修成类似于现代渠岸的斜坡状,明显是人工开挖而成.河深2~4米,已经清理出的河道长约70米,还往东西两头延伸,河宽达18米.
“即使是秦代的运河灵渠,也只有5-6米宽,汉代的城内运河能修到十几米宽,在当时的人力物力条件下,是非常浩大的工程.”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发掘人员介绍说.
考古人员是如何判断出这条河“生于”汉代呢?原来,河岸内侧分布着少量淤泥,淤泥中含有许多汉代的碎瓦和陶片,根据这些文化堆积可推断此河开挖于汉代.奇怪的是,河底基本没有汉代堆积,反而填塞着大量的两晋至唐代的淤泥,里面含有大量的两晋至唐代的陶瓷器和瓦当等建筑材料.这说明当时可能为方便行船和消防取水而经常疏浚河道,该河道一直使用到唐代.
城内运河经历“沧海桑田”
城内运河中的淤泥到了唐代就断了“踪迹”,极有可能是唐代以后当地大兴土木,把城内运河填埋用于建房.在河中还能找到疑似桥桩的遗迹,可以想象出当年城内运河两侧车水马龙的兴盛景象.
城内运河的南岸要比北岸高出大约一米,显出南北岸建筑的尊卑之别.南岸高台背靠江水,面朝城内运河,是官署或城堡的所在地,建筑巍峨壮丽,易守难攻,这里发现的高等级瓦当即是明证;北岸低地则是平民百姓的家园,他们在这里居住生活,从事手工业制作,考古发掘出的水沟、灰坑、水井等多集中在这里.遗迹中出土的一串汉代五铢钱,串钱的麻绳还未断裂,考古人员可以用手提起整串钱.
到了唐代以后,城市规模扩大,城内运河被填,水域向北面移动,原来的一部分平民区变成了唐代的水景,也许就是当时的公园或游赏地.但是由于施工破坏,这种变迁和美景已经无法确知.
唐代以后至现代,这一片区域都是贵港的繁盛之地.考古人员认为,可以确定秦汉时期的桂林郡和郁林郡的郡治就在现在的贵港靠近郁江北岸的老城区,贵港的文脉是从这里蔓延的.贵港城市的根需要更好地呵护,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已经迫在眉睫.
“零陵郡”瓦片成为疑团
在最新的发掘中出土了大量两晋至唐代的陶瓷器,西汉至唐宋的筒瓦、板瓦和瓦当.其中有三件遗物的来历最费思量.
首先是拍印有“永元四年”、“永元十年”的瓦片.考古人员分析,历史上使用永元年号的有三个人,一个是东汉和帝刘肇(公元89~105年);第二个是十六国前凉张茂(公元320~323年);第三个是南朝齐东昏侯萧宝卷(公元499~501年).除东汉永元年号外,其他都不超过四年,因此,发现的永元四年、永元十年的纪年瓦是东汉时期.
其次是印有“万岁”字样的云纹瓦当.该瓦当出土时许多当地市民纷纷猜测,“万岁”是帝王所用,莫非当时这里存在一个不为历史所载的王国?考古人员随后澄清了这个猜测:“万岁”瓦当在两汉不同等级的遗址中都有发现,高等级的如长安,低等级的如徐闻,但一般是官方建筑才会使用.“万岁”是汉代流行的一种吉祥语.
仍然存有疑团的就是印有“零陵郡”、“零陵郡三年”字样的瓦片了.据文献记载,零陵郡是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111年)拆长沙国和南越国的一部分而设置的郡,主要管辖今桂北地区,郡治在兴安.直到南朝,零陵郡还存在.
瓦片运输不便,一般都在当地烧制,桂北的“零陵郡”瓦为何会跑到汉属郁林郡的贵港?令人费解.考古人员推测了三种可能:一是当时零陵郡的工匠到贵港来制瓦,为“闯市场”而打造的“品牌”;二是当时的郁林郡从零陵郡“进口”这些瓦;三是零陵郡的治所曾经移到这里.究竟是哪种可能,还有待更深入全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