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黄鹂 》中为什么把黄鹂比喻成春光、火焰、热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2 01:02:06
徐志摩《黄鹂 》中为什么把黄鹂比喻成春光、火焰、热情?

徐志摩《黄鹂 》中为什么把黄鹂比喻成春光、火焰、热情?
徐志摩《黄鹂 》中为什么把黄鹂比喻成春光、火焰、热情?

徐志摩《黄鹂 》中为什么把黄鹂比喻成春光、火焰、热情?
指出《黄鹂》是一首象征的诗,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指出“黄鹂”形象具体的所
  指.作者最初的创作意图已经漫漶不清了,但也并非无迹可寻,甚至在诗中我们也可以
  捕捉到一些宝贵的启示.首先应该注意到,在这首诗中诗人并没有选择“我”这一更为
  强烈的主体抒情意象作为这首诗的主词,而是采用了“我们”这种集体性的称谓.作为
  一群观望者,“我们”始终缄默无言(我们静着望,/怕惊了它),流露出一种“流水
  落花春去也”的无奈情绪.不过“我们”作为群体性的存在,至少明确了一件事,即:
  “黄鹂”的象征意义不只是对“我”而言的.其次,诗中两次出现的“象是春光,火焰,
  象是热情”的比喻,也给我们重要的提示.因为无论是春光,火焰,还是热情,都寓指
  了一种美好的东西,而这种东西已经“不见了”.由此我们可以想到韶光易逝,青春不
  回,爱情并非不朽的,等等.因此要想确定“黄鹂”形象具体的意指,还必须联系到徐
  志摩当时的思想状况来分析.
  我们知道,诗人刚回国时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他联合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
  新月社,准备在社会上“露棱角”.他将自己的高世之志称为“单纯信仰”,胡适则洗
  炼地将其概括为“爱、自由、美”三个大字.正因了这“单纯信仰”,他拒绝一切现实
  的东西,追求一种更完满、更超脱的结局.在政治上则左右开弓,以至于有人认为“新
  月”派是当时中国的第三种政治力量.然而在现实面前,任何这类的“单纯信仰”都是
  要破灭的.世易时移,再加上家庭罹变,诗人逐渐变得消极而颓废.他感染上哈代的悲
  观主义情绪,“托着一肩思想的重负,/早晚都不得放手”(《哈代》)正是他彼时心
  情的写照.人们总以为徐志摩活得潇洒,死得超脱,蔡元培的挽联上就写着:
  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迳都
  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东土;
  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
  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可又有谁知道诗人心中的滋味呢?由是观,我认为“黄鹂”的形象正象征他那远去
  的“爱、自由,美”的理想;而徐志摩们也只能无奈地观望,年青时的热情被那只远去
  的黄鹂鸟带得杳无踪迹了.
  有人认为“黄鹂”的形象是雪莱的“云雀”形象的再现.若果此说成立,那么我想
  也是反其意而用之.《云雀》中那种张扬挺拔的热情在《黄鹂》中已经欲觅无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