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找找词和曲我要一首词和一首曲啊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9 01:49:35
帮我找找词和曲我要一首词和一首曲啊急

帮我找找词和曲我要一首词和一首曲啊急
帮我找找词和曲
我要一首词和一首曲啊

帮我找找词和曲我要一首词和一首曲啊急
天净沙①·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②,
  轻烟老树寒鸦③,
  一点飞鸿④影下⑤.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注释〕
  ①天净沙:曲牌名
  ②残霞:晚霞.
  ③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
  ④飞鸿影下:雁影掠过.
  ⑤飞鸿:天空中的鸿雁.
  有一首相同格式的曲: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大意:太阳渐渐西沉,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那么的孤寂,那么的落寞,拖出长长的影子.炊烟淡淡飘起,几只乌鸦栖止在佝偻的老树上,时不时发出几声令人心寒的啼叫.忽然,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顺着它远远望去,远山青翠、溪水清澈;再往近处看,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菊花,在风中一齐摇曳着,颜色几尽妖冶,正是一派浓浓的秋景啊!
  赏析:本文选自《天籁集》,作者白朴(1126~1306以后),原名恒,字仁甫,后更名朴,字太素,号兰谷.与马致远、关汉卿、郑光祖一起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本曲题目虽为“秋”,并且写尽秋意,却找不着一个“秋”字. 本曲开篇先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再以名词并列组合的形式,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远及近,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至此,读者眼前的秋景也由先前的萧瑟、寂寥变为明朗、清丽了.本曲仅二十八字,但语言简练优美,意义深刻.刘禹锡曾云:“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本曲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真是所谓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啊!
  本曲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将十二个意向自然地黏合到一起,仿佛信手拈来.开首的两个分句“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渲染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衬托出人们悲凉的心境.“一点飞鸿影下”这一幕极富动感,打破了先前画面的沉寂.而后两个分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则以多种颜色+名词的组合渲染了一种明朗清丽、色彩绚丽的画面,以写秋天极其美好的事物与先前的宁静、寂寥形成对比,更突出了主旨.
  该曲虽和马致远的《秋思》有相似处,但却又自有特点.首二句以“孤村”领起,着意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一点飞鸿”给阴冷的静态画面带来了活力,造成曲子抒发情感的转移.接着诗人用青、绿、白、红、黄五色,以远及近、由高到低、多层次多侧面立体交叉式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此曲极富艺术张力,一笔并写两面,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把赏心悦目的秋景作为曲子的主旋律,不失为又一篇写秋杰作.
  白朴这首曲子是以秋景作为写作的题材,我们从其中的修辞可以看出,他的文学涵养是极高的.通篇作品,全都由一些美丽的自然图景构成,而白朴本人,就好像是拿著这些自然拼图的艺术家,拼出一幅美丽中带著和谐的人生图画.
  写秋景,自然难免要烘托出萧瑟的气氛,但是如果全以萧瑟气氛为全篇的写作大旨,又会令读者感受到沉闷而有压力.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白朴在选用语辞时,便颇费心神.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共用了六个图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而其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著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为了要使这种萧瑟气氛活泼起来,於是作者接下来选用了「一点飞鸿影下」作为上半段的结语.如此一来,原本萧瑟的画面转成了活跃,寂寞的秋景彷佛也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最后为了加强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丽而有韵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为曲文的结束语.这两句用了「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而且「白草红叶黄花」这三种颜色,是交杂在「青山绿水」二种颜色之中;「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如此交杂相错,于是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由此可见,白朴的散曲写作技巧有多么高明了.
  第一幅是前二句所描绘的.作者撷取了六种自然景物:村、日、霞、烟、树、鸦,再用孤、落、残、轻、老、寒等六个感情色彩一致的词加以点染.六个意象并置在一起,使得整幅画面笼罩着一派萧瑟的气氛,令人感到浓浓的秋意,照应了题目“秋”.“落日残霞”不仅点明了是傍晚时分,更传递出一种“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无奈惆怅之感.孤零零的小村庄,树木枯老,乌鸦出没,一点生气都没有,又缭绕着飘渺迷蒙的“轻烟”,这样的画面使人不由得会产生一种凄凉、扑朔迷离的情思.在这里,作者正是运用了写实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暗淡、萧瑟、冷清的迟暮秋景图.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如此的萧瑟、冷清,看那“一点飞鸿影下”的景象,“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这幅画面色彩斑斓,鲜艳明丽,充满着勃勃的生机,与前一幅画面在环境气氛上,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同样是秋天之景,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反差?作者到底是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光比较这两幅画面是找不到明确的答案的,如果联系白朴不愿在元朝做官的态度,答案就不难明白了.画面中的“一点飞鸿”,与李白的《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其二》其一:“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同归无早晚,颍水有清原.”中的“飞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暗喻作者本人.白朴不愿在朝廷中谋职,却希望自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鸿雁,飞离那种萧瑟、冷清、没有生气的地方,寻找到自己感到满意,有生机的乐土.因此“影下”的这片“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之地,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作者的归隐之地,是作者的心中之景.情调开朗平和,没有一点消极之感,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应属于虚写.在这支曲子中,作者非常巧妙地、不露痕迹地把“心中之景”与当时真实的环境放在一起,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含蓄地流露出自己的爱憎之情.
  中心
  本曲通过描绘一幅景色从萧瑟、寂寥到明朗、清丽的秋景图.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
  十大经典宋词
  10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此词也许是这十首中最缺乏文采,最朴实无华的.但确是感情最真挚的,千百年里,不知有多少人为此感动得流泪.的确,作者把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成为了千年悼亡词之首,堪称千古绝唱.
  9青玉案 元夕(辛弃疾)
  此词是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名作,上片都是场景烘托,最后一句才是关键,手法上颇象《破阵子》.此词表面写的是作者寻意中人,写出了她的忧愁,孤独.实际上此人就暗指作者自己,表达了自己孤独,壮志难酬的苦闷心理.全词含而不露,极富哲理,读来令人深思,是不可多得的好词.
  8一剪梅(李清照)
  此词是宋词婉约派的名作,写的细腻深情,在写作手法上颇为人称道.该词表达了作者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尤其是最后一句,既是对偶句,又浅白易懂,读之琅琅上口,声韵和谐.极尽了相思之苦.历来为人所称道.词中所表现的爱情是旖旎的、纯洁的、心心相印的;它和一般的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大异其趣.将其排到第八应该没有争议.
  7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
  这是辛弃疾豪放词的代表作,全词写的慷慨激昂,最后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一跌千丈,吐尽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抒发了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悲愤,使全词笼上了浓郁的悲凉色彩.写出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
  6虞美人(李煜)
  这是作者的绝命词,全词抒写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结构精妙,语言清新.尤其是最后一句历来为人所称道,恰当运用比喻,极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的国破家忘的愁苦之情,遂成为了千古名句.
  5雨霖铃(柳永)
  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全词虽为直写,但叙事清楚,写景工致,以具体鲜明而又能触动离愁的自然风景画面来渲染主题,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末尾二句画龙点睛,为全词生色,为脍灸人口的千古名句.但是此词在当代流传并不广泛,应不及同为婉约名作的《鹊桥仙》.
  4鹊桥仙(秦观)
  其实此词在历史上的地位应低于《雨霖铃》,也许是该词写于《雨霖铃》之后的原因,不如其有开创性.但是该词在历史和当代的耳熟能详程度应远超过《雨霖铃》,全词明白如话,表达了高尚的爱情观.是千古传诵的爱情词和婉约词,其经典性毋庸置疑.
  3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
  该词是苏轼的代表作,豪放派的代表作,乃至是宋词的代表作.该词最大的贡献是突破了当时婉约的词风,彻底开启了豪放派,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全词也写的豪放异常,尤其是首句,已成为了名句中的名句.但是全词并不完美,末尾有消极思想呈现,同为豪放词名作,在思想性上我觉得不如《满江红》.
  2满江红(岳飞)
  虽然陆游,辛弃疾和陈亮等都写过不少抗战词,但是他们都远不如该词.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这首词写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不屈的精神,它早已成为了伟大民族精神的代名词.其在宋词中的地位我认为至少应进入前3.
  1水调歌头 中秋(苏轼)
  对这首词我也不想再介绍,堪称是宋词中经典中的经典,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经典篇章.全词无论文采,思想和哲理等都堪称完美.更重要的是这首词的知名度绝对在这10首词中名列第一,人们也许不会背其它词中的句子,但对于这首词中的名句就一点就通,可见其耳熟能详程度高到了什么程度.象这么一首在词采,词境和知名度到那么高的词,名列第一应该实质名归.
  参考资料:http://www.ishic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