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乾隆下江南目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18:38:01
康熙乾隆下江南目的

康熙乾隆下江南目的
康熙乾隆下江南目的

康熙乾隆下江南目的
清代下江南的皇帝主要是康熙和乾隆,因为清朝是满族人的天下,而且江南又是故明之地,汉人墨客之蔽,也是反清的根据地,所以皇帝下江南不只是为了游山玩水,还是为了维稳.
主要是这6点:
1.视察河工
  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河工.康熙时期主要是治理黄河;乾隆下江南视察黄河大坝,这关乎民生的大局,在六次南巡中乾隆有五次视察黄河治理工程.当时,解决黄河水患的关键工程在江苏的清口,和洪泽湖的高家堰,所以乾隆每次南巡,都要到这两个地方来看一看.视察浙江海宁县的鱼鳞海塘等水利工程,期待江南丰收,维持京城供给、保障战争所需的粮食.乾隆自己也说:“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
  2.考察京杭大运河
  考察当时的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这是京城皇家贵胄、黎民百姓衣食供给的命脉.同时,京杭大运河沿线的赋税,占了当时国家大部分的份额,据明代资料显示,从运河沿线征收的税金占全国税收的九成以上.满清鼎盛时期,有所减少,也能占到百分之五十,一条大运河就是政府的钱串子.全国九大钞关,有七个是在运河沿线.沿着大运河南巡,以考察大运河本身的管理、维修,沿线税赋的征收、管理,粮仓的储备和管理.
  3.安抚民心笼络知识分子
  江南文化发达,又是是明朝起家之地,当地居民对明朝最拥护,清军入关后反抗也最激烈.公元1644年,满清公布剃发令,次年即发生扬州十日(本博有介绍)、嘉定三屠.反抗虽然平息,但是民心不服.许多著名学者,拒绝为清庭服务,例如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他们还四处讲学,影响很大.身在朝廷的国子监博士孔尚任还写了桃花扇,褒扬反清思想,因此被罢官.说明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是不稳定的.把知识分子搞定,天下就安稳了.乾隆南巡就是为了安抚知识分子,笼络和利用他们,江南出才子嘛.还可以发现人才,为其所用.乾隆对接驾及办差的官员大加赏赐,加官晋爵;将一些原来受过处分官员恢复原职.特别是对前来接驾的老臣,他问寒问暖,赏赐人参、貂皮等物品,还要赏赐他的子孙功名.
  4.检查江南吏治
  江南经济发达,国家财赋又大半来源于此,这里的官员都是选拔能人,这些岗位也都是肥缺,容易造成贪污舞弊.乾隆下江南,检查地方官员,是否营私舞弊,侵吞国库,动摇政权的根本.
  5.加强与江南地主士绅的联系
  京城的供给仰仗江南,所以康熙,乾隆都利用下江南的机会加强与江南地主士绅的联系,鼓励他们发展经济,活跃市场,保障供给,巩固统治,凡是他经过的地方,都被不同程度地减免了赋税.
  6.探访民情

康熙(玄烨)和乾隆(弘历)是清代的名帝,他俩都曾多次巡视江南,而且都流传着许多佳话。尤其是乾隆皇帝下江南,由于文学作品的渲染,影响更大。其实,这祖孙两代皇帝南巡的目的,巡行时种种行止是截然不同的。“历史是面镜子”,我们从这两位历史人物南巡的具体事实中,也许能得到一点启迪。
康熙和乾隆都是六下江南,他俩下江南的目的却是不同的:康熙是为了治理黄河、考察民情吏治;而乾隆则是为了游山玩水,...

全部展开

康熙(玄烨)和乾隆(弘历)是清代的名帝,他俩都曾多次巡视江南,而且都流传着许多佳话。尤其是乾隆皇帝下江南,由于文学作品的渲染,影响更大。其实,这祖孙两代皇帝南巡的目的,巡行时种种行止是截然不同的。“历史是面镜子”,我们从这两位历史人物南巡的具体事实中,也许能得到一点启迪。
康熙和乾隆都是六下江南,他俩下江南的目的却是不同的:康熙是为了治理黄河、考察民情吏治;而乾隆则是为了游山玩水,炫耀帝王之威风。
康熙下江南,不讲排场,每次“扈从者仅三百余人”。一路上不设行宫,一切供应均由中央直接开支,严禁地方官借此扰民。他在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第二次南巡时,行到江宁,地方官准备了华丽的舟船以备他游览之用。谁知康熙到后,不但不乘坐,连看也不去看,还命令将这些船立即拆掉,将材料运到需要的地方去,同时还下旨当地官吏要引以为戒。这样一来,地方官吏再也不敢在康熙来时过分迎奉了。所以,他每到一处,所费不过一二万金而已。
而乾隆下江南呢?他每次南巡必提前一年开始准备。首先是指定一名亲王担任总理行营事务大臣,负责勘察路线,修桥补路,修葺名胜古迹,修建行宫等。他六下江南,仅行宫就修了30多处,每处都“陈设古玩并应用什物器皿及花盆景致之类。”他南巡时,除了带上皇太后、皇后、嫔妃外,还有大批的王公大臣、侍卫,每次都有2000多人。陆路上走要用马五六千匹,水路走要用船1000多只。他六下江南,共花了白银2000多万两!
康熙六下江南,关注点在治理黄河。宋代以来,黄河水患久不能治,自顺治到康熙初年,黄河大堤决口就达80余次。宿迁以东,山阳(今淮安市)、高邮、宝应、盐城、兴化、泰州、如皋等7个州县均是一片汪洋。东南每年有400万石漕粮要北运,也因为河患而不能运输。康熙对此早就引起重视,在平定三藩之前就将此事列为国家3件大事之一。所以,在第1次南巡时就亲自到工地上去观察;第3次南巡时还亲自乘小船,到各处去调查。登岸后又亲自用水平仪测量水情。经过多次调查研究,使他了解到了山阳、高邮等7州县的被淹是因为洪泽湖的水位比黄河低的缘故,洪水一来,河水倒灌入湖,使湖水水位抬高,造成水患。他就下旨治河要以疏浚河道为要,同时又要两岸筑堤,约束河水。经他多次实地指点谋划,使治河工程逐步收到了成效。黄河的水也可畅通地流入大海,不再倒灌了。虽然以后黄河河道仍有决溃的,但在康熙年间,水患是得到了控制。
其次,他很注意吏治,发现了关心民间疾苦,为人们称赞的好官就大力提拔。他到苏州等地听到人们交口称赞原任左都御史郭诱,了解他在吴江县任上政绩卓著,就提升他为湖广总督。他还很注意笼络江南士大夫,下令广增学额。第4次南巡时,他接见了大学者胡渭,又是赐馔,又是赐扇,还为他题写了匾额。
乾隆南巡时,嘴上虽也说要学祖父治河工、访民情、察吏治。但他的本性是游山玩水,每到一处,必游名山大川,正如他所说的“江南名胜甲天下”,所以便要“眺览山川之佳秀”。又要地方官吏尽力报效,供其挥霍。两淮盐商在乾隆南巡时都捐出巨款,他不但不拒绝,还称赞他们,加恩赏赐;赏了盐引(又称“盐钞”,“引”是指有价证券)不算,还赏他们“各按其本身职衔加顶带一级”。他这样一做,各地官吏、富商纷纷仿效,使得老百姓叫苦连天。有一些正直的官吏向他直谏:“上两次南巡,民间疾苦,怨声载道”;“巡幸所至,有司一意奉承,其流弊及于百姓”。然而乾隆哪里会听得进这些金玉良言,不但不听,反而反问谏臣:“汝谓民间疾苦,试指何人疾苦?汝谓怨声载道,试指何人怨言?”皇帝说出了这样不讲理的话,还有谁敢再进言呢!
乾隆下江南,还留下了极坏的“遗风”。他自命有才华,每到一处都要做诗题词,名刹古庙、风景佳处几乎无处没有乾隆的诗词,所以江南一带的“御碑亭”也特别多。为了造这些“亭”花掉了不少民脂民膏。
不过,乾隆倒不是个“至死不悟”的顽固物,在他临死时竟意识到了“六次南巡,劳民伤财”的事实,还劝戒后代帝王,不要再作这类蠢事了。然而,追悔之言,为时晚矣!清王朝的由盛而衰、由治而乱,是从乾隆时开始的,他的劳民伤财的六下江南,确实是使清王朝从盛世的顶峰跌落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