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辄是几岁写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6 01:20:02
苏辄是几岁写的?

苏辄是几岁写的?
苏辄是几岁写的?

苏辄是几岁写的?
苏辙(1039~1112) 北宋散文家.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二年(1057)与苏轼一起中进士.不久因母丧,返里服孝.嘉□六年,又与苏轼同中制举科.当时因"奏乞养亲",未任官职,此后曾任大名府推官.熙宁三年(1070)上书神宗,力陈法不可变,又致书王安石,激烈指责新法.熙宁五年(1072),出任河南推官.元丰二年(1079),其兄苏轼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他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不准,牵连被贬,监筠州盐酒税.元丰八年,旧党当政,他被召回,任秘书省校书郎、右司谏,进为起居郎,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哲宗元□四年(1089)权吏部尚书,出使契丹.还朝后任御史中丞.元□六年拜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郎,执掌朝政.元□八年,哲宗亲政,新法派重新得势.绍圣元年(1094),他上书反对时政,被贬官,出知汝州、袁州,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后又贬循州等地.崇宁三年(1104),苏辙在颍川定居,过田园隐逸生活,筑室曰"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为事.死后追复端明殿学士,谥文定.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谈天下大事,如《新论》(上)说"当今天下之事,治而不至于安,乱而不至于危,纪纲粗立而不举,无急变而有缓病",分析当时政局,颇能一针见血.《上皇帝书》说"今世之患,莫急于无财",亦切中肯綮.史论同父兄一样,针对时弊,古为今用.《六国论》评论齐、楚、燕、赵四国不能支援前方的韩、魏,团结抗秦,暗喻北宋王朝前方受敌而后方安乐腐败的现实.《三国论》将刘备与刘邦相比,评论刘备"智短而勇不足",又"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也有以古鉴今的寓意.苏辙在古文写作上也有自己的主张.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说:"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认为"养气"既在于内心的修养,但更重要的是依靠广阔的生活阅历.因此赞扬司马迁"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他的文章风格汪淡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例如《黄州快哉亭记》,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于汪洋澹泊之中贯注着不平之气,鲜明地体现了作者散文的这种风格.苏辙的赋也写得相当出色.例如《墨竹赋》赞美画家文同的墨竹,把竹子的情态写得细致逼真,富于诗意.苏辙写诗力图追步苏轼,今存诗作为数也不少,但较之苏轼,不论思想和才力都要显得逊色.早年诗大都写生活琐事,咏物写景,与苏轼唱和之作尤多.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晚年退居颍川后,对农民生活了解较多,写出了如《秋稼》等反映现实生活较为深刻的诗.抒写个人生活感受之作,艺术成就也超过早期,如《南斋竹》:"幽居一室少尘缘,妻子相看意自闲.行到南窗修竹下,□然如见旧溪山."意境闲澹,情趣悠远.苏辙于诗也自有主张.他的《诗病五事》以思想内容为衡量标准,对李白、白居易、韩愈、孟郊等都有讥评.如说李白"华而不实",说"唐人工于为诗而陋于闻道",这看法在宋代有一定代表性.苏辙著有《栾城集》,包括《后集》、《三集》,共84卷,有《四部丛刊》影明活字本.又,《栾城应诏集》12卷,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 枢密韩太尉,即韩琦.当时掌管全国军事,相当于秦三公之一的“太尉”之职,故称之.当年,苏辙考中进士之后,未得见身居要职、诗文并擅的韩琦,就写了这封才气横溢的自荐信求见.写这封请谒书时,苏辙年方十九,涉世未深、名节未显,怎样才能说动名满天下的韩琦呢?聪敏的苏辙没有屈心抑志、奉承阿谀,而是独从作文之道人手,“更不作喁喁细语,一落笔便纯是一片奇气”(金圣叹),一路跌宕蓄势,高蹈奇崛,巧妙地把干谒求进之事纳入文学活动的范围,显得高雅拔俗,这不能不让韩琦对这位初出茅庐的后生刮目相看.文中,苏辙提出的“文气说”,强调后天实践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关于“文气”的文学理论,九百多年来,这篇佳作一直传诵不衰,深受人们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