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子还京》与《已亥杂诗》的解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19 14:57:56
《送崔子还京》与《已亥杂诗》的解释

《送崔子还京》与《已亥杂诗》的解释
《送崔子还京》与《已亥杂诗》的解释

《送崔子还京》与《已亥杂诗》的解释
诗文
  送崔子还京
  岑参(唐朝)
  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
  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
  注释
  天外:指塞外离家乡远得好像在天外一样
  交河:指河的名字
  争飞:争着和鸟儿飞,比喻急切的心情.
  扬鞭只共鸟争飞:一句说明高适想还京的欣喜急切的心情,扬起马鞭拼命赶路像和鸟儿争先一样.
  雪里题诗泪满衣:这句有两层意思,一是对好友还京离去的不舍,另一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作者自身仍得滞留异域的苦闷,久戍塞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翻译
  独自骑着马从西方远在天边的地方归来,扬起马鞭急切地赶路好像是和鸟儿在争先一样.九月时节在交河北岸给你送别,风雪中题完诗不觉泪水已经沾满了衣服.
  赏析
  此诗与《热海行》作于同时,这个崔子是否就是崔侍御也很难说.全诗采用了诗家惯用的对照手法.前二句写崔子获归长安的喜悦,后二句写自身仍得滞留异域的苦闷.这一喜一忧都反映出久戍塞外之人的恋乡心情.由于写喜用“扬鞭只共鸟争飞”,写苦用“雪里题诗泪满衣”,极为形象,渲染非常得力.为人所爱赏.
  作者
  岑参(715—770),南阳人.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父亲也两任州刺史.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以后曾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赴安西,十载回长安.十三载又作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度出塞.安史乱后,至德二载才回朝.前后两次在边塞共六年.他的诗说:“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边塞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又说:“侧身佐戎幕,敛任事边陲.自随定远侯,亦着短后衣.近来能走马,不弱幽并儿.”(《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可以看出他两次出塞都是颇有雄心壮志的.他回朝后,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以后转起居舍人等官职,大历元年官至嘉州刺史.以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岑参的诗题材很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的诗外,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诗风颇似谢兆、何逊,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象殷番《河岳英灵集》所称道的“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暮秋山行》),“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等诗句,都是诗意造奇的例子.杜甫也说“岑参兄弟皆好奇”(《美陂行》),所谓“好奇”,就是爱好新奇事物.自出塞以后,在安西、北庭的新天地里,在鞍马风尘的战斗生活里,他的诗境空前开扩了,爱好新奇事物的特点在他的创作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的主要风格
  已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
  1.这是《已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九州:中国.
  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3.恃(shì):依靠.
  4.喑(yīn):哑.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究:终究、毕竟.
  5.天公:造物主.重:重新.抖擞:振作精神.
  6.降:降生.
  【译文】
  只有风雪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
  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写作背景】
  道光十九年(1831年)岁次已亥,龚自珍辞官返乡,又去北上迎接妻儿,在南北往来途中,感于清朝朝庭压抑、束缚人才的情况,作诗315首表达了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
  【赏析】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